共享充电设备被诉侵权,技术调查官协助法官进行证据保全
2017-07-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次选派两名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调查官轩云龙、陈晓华协助该院陈勇法官团队赴北京市昌平区某商场进行证据保全。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次选派两名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调查官轩云龙、陈晓华协助该院陈勇法官团队赴北京市昌平区某商场进行证据保全。
此次证据保全涉及原告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来电公司)诉被告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海翼公司)、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街电公司)6件专利侵权纠纷系列案件。
所涉专利包括201580000024.X号“一种移动电源的租借方法、系统及租借终端”、201520103318.2号“吸纳式充电装置”等六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深圳来电公司诉称
被告湖南海翼公司设计、被告深圳街电公司制造的共享充电设备(或称共享充电宝)落入涉案六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两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使用被诉共享充电设备,构成专利侵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六案索赔共计600万元。

由于涉案专利与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比对涉及机械学与计算机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指派两名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调查官轩云龙、陈晓华协助合议庭审理。
原告主张被诉侵权产品属于运营方深圳街电公司所有,原告无法从公开渠道取得此类商品,故原告请求法院前往摆放有被控侵权产品的某商场进行证据保全。针对原告提出的证据保全申请,技术调查官受合议庭委托,对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相关技术问题向合议庭进行了说明。由于涉案共享充电设备处于使用状态,为保证保全过程中的设备安全,技术调查官协助法官团队前往现场进行证据保全。通过查看该商场提供的相关材料,合议庭确定了该共享充电设备的所有权归被告深圳街电公司。在该商场的配合下,完成了共享充电设备的现场查封、扣押。
此次证据保全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模式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目前,被告尚未答辩,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来源:
标签:
下一篇:知识产权进企业
相关信息
MORE >>-
4项专利=32亿美元,此话怎讲?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作出了最终裁决,由于被法院认定侵犯4项专利技术,华为的老对手、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因侵犯网络安全专利须向Centripetal Networks公司赔付32亿美元。
-
时间都去哪了?商业秘密案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
陕西高院审结一起1999年即立案侦查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历时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可见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方证明经济损失的难度是何等之高。而近日关于立案标准的修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震慑那些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利的企业?
-
商标转让中,需要考虑哪些风险因素?
商标转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主在购买商标时应当谨慎考察,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或知识产权律师进行专业的项目尽调,最大限度保证自身权益。
-
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大家谈到企业专利侵权风险防控,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FTO。近几年,FTO这个词汇突然就流行起来了。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大咖写的关于FTO的文章,要做一个FTO的分析报告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企业专利风险检索是贯穿整个研发过程的,在特定的时期做一个FTO,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仅仅是帮忙发现风险,而对于专利风险规避来讲,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本文来分享一下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请关注。
-
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报告
近年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经贸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掌握案件信息,对我国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至关重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组织专家队伍对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