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司法委托调解合作签约仪式在京隆重召开
2011-07-2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2011年7月25日,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司法委托调解合作签约仪式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市各地区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近100多名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
北京市高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陈锦川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淑贤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分别就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司法委托调解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孙京伟邀请出席会议。
未来,在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正式立案前或审理过程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委派的调解员可“中途”介入调解。这种全新的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模式将于今年9月起正式实施。昨天,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知识产权局签署了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合作协议。
“我们每年遭遇的侵权案件至少有几百起,损失多达数百万元。”一位网络公司负责人透露,打一场侵权官司,不仅诉讼期超长,程序繁琐,赔偿金更是少的可怜,很多时候都只能无奈放弃。“这种新的纠纷委托调解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合作协议约定,全市各级法院在审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可请市知识产权局协助进行纠纷调解,具体调解工作则由北京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北京12330)筛选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负责。
目前,北京12330正在受理来自本市各行政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申请,审核通过的进入调解组织“花名册”,才有资格推荐相应的调解员。今年,本市将选出3至5家调解组织,它们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就是知识产权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选拔出的调解员,还要进一步开展调解知识的培训。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拥有量逐步提高的同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量也大幅增加。据统计,去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8923件,同比增长42.49%。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4项专利=32亿美元,此话怎讲?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作出了最终裁决,由于被法院认定侵犯4项专利技术,华为的老对手、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因侵犯网络安全专利须向Centripetal Networks公司赔付32亿美元。
-
时间都去哪了?商业秘密案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
陕西高院审结一起1999年即立案侦查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历时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可见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方证明经济损失的难度是何等之高。而近日关于立案标准的修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震慑那些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利的企业?
-
商标转让中,需要考虑哪些风险因素?
商标转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主在购买商标时应当谨慎考察,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或知识产权律师进行专业的项目尽调,最大限度保证自身权益。
-
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大家谈到企业专利侵权风险防控,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FTO。近几年,FTO这个词汇突然就流行起来了。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大咖写的关于FTO的文章,要做一个FTO的分析报告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企业专利风险检索是贯穿整个研发过程的,在特定的时期做一个FTO,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仅仅是帮忙发现风险,而对于专利风险规避来讲,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本文来分享一下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请关注。
-
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报告
近年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经贸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掌握案件信息,对我国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至关重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组织专家队伍对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