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新界别 新气象
2023-03-0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王树声委员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他所在的“环境资源界”是本届政协新设立的一个界别,是全国政协界别30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因而备受关注。
3月4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声从北京会议中心驻地出发,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
王树声委员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他所在的“环境资源界”是本届政协新设立的一个界别,是全国政协界别30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因而备受关注。
记者梳理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名单发现,85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委员的专业背景涵盖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划、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建筑、气象、交通、法学、人口等多个领域。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资源环境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有政协委员表示,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正是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展要求的积极响应。
据了解,1998年,全国政协在专门委员会中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界别。
科学设置、调整和优化界别,有利于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代表性强、包容性大、联系面广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民政协的统战组织属性,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作用。
今年1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正式公布。这份名单显示,十四届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合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仍为34个界别。
据了解,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可以把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工作的委员相对集中起来。一方面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加强民主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聚众智、汇聚众力。另一方面通过界别渠道,发挥委员作用,深入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政方针的宣传引导、解疑释惑、协调关系、凝聚共识等工作。
“全国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界别,显示了国家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也将有利于凝聚更多专业人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这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北京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委员,一直从事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他带来了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相关的提案。
“我将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履行好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并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更足干劲书写好绿色发展答卷。”黄绵松说。
“中国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建设传统,非常重视城市与自然山水的融合。”王树声委员告诉记者,未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经济发展、特色塑造、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以及各类工程建设要更加重视协同融合与整体创造,营造美丽家园,赓续中华文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之路。
“我期待,未来五年,在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这个大家庭里,与众多专家一起共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委员说,期望通过履职尽责,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新华社)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要求,突出抓好年轻干部的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群体的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
上海等地扎实推进,让学习教育抵达人心、触及灵魂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上海、山西、海南等地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让学习教育触及灵魂,精准定位突出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助力“人工智能第一城” AI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开班!
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和我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近日,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市级委办局、各区和中关村学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按照教育、医疗、政务、交通、文化、金融、具身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贯通式培训。
-
地方政府抢滩“零碳园区”:2025最大风口,红利如何抓?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落地将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机制,鼓励和引导园区积极参与零碳创建工作,并对达标园区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奖励,对未达标园区加强指导和监督,促使其加快整改和提升。
-
《求是》杂志刊发北京接诉即办工作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