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凛冬,迎来酷暑,动力电池企业生存发展还有几道坎?
2019-06-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那个冬天,华为挺过去还强壮了;这个夏天,电池厂迈不过就黄了。
那个冬天,华为挺过去还强壮了;这个夏天,电池厂迈不过就黄了。
2016年初,进入工信部公告汽车配套目录的国内电池企业有200多家;2017年有专家预言到2020年,国内电池企业存活下来的不超过20家;
距离2020年还有半年,业内人士表示,能活下来十家就不错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这简直就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走到今天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虽然有庞大的市场容量做兜底,有每年攀升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做支撑,有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量游闲的资金……
在新能源汽产业政策的催化作用下,在促成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同时,也缩短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孕育期,超速发展、成长、成熟,驶入衰退阶段。
正因如此,从2015年至今,活下来的电池企业屈指可数,也就是十家八家。
//////////
盘点一下这些消失的电池企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类因素:
第一阶段:2016年大部分没进白名单的企业,消失于企业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一般消失于国家补贴与能量密度挂钩,产品结构工艺无法满足技术升级要求;
第三阶段: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少企业束缚于资金问题,面临消失可能性。
当然,所有没法存活下来的企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投入和产品质量问题。
从蓝海变成红海。
除了技术投入和安全问题,当下动力电池企业,还几道坎:降本、服务、现金流、客户管理。
01
降本管理
降本增效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而动力电池企业更应关注的是管理降本、技术降本,和服务降本。
前几年的时候,电池企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跟随新能源浪潮爆发增长,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并没有把自己与其他汽车配套企业等同起来。
追政策的后果,就是当利润率下滑,很多动力电池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这才逐渐有了降本管理意识。
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利用先进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加强生产管控,提高A品合格率,这是最根本的降本管理。
此外,研发投入、采购成本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三元材料镍钴锰中,钴材料主要来源于刚果等非洲国家,受资源开采地区风险影响,2016年年底至2018年4月间,钴价曾从20万元/吨一路升至超过66万元/吨,于是国内电池企业开始研发镍钴锰(NCM)比例从5:3:2转向6:2:2,再转变到8:1:1。
宁德时代811电池实现装车不久,2019年6月3日国际金属钴报价降到24万元/吨。巨大的原材料价差伴随着巨大的研发投入,电池企业前进路上步步惊心。
02
服务管理
遥记2016年,国家连续出台4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当时有种说法就是要确保入选企业能够长期为用户服务。
在要求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电池质保期一直是电池企业赢得客户的重要砝码,在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看来,随着利润率下滑和安全要求的提升,三包和三包期后的服务,还缺乏切实保障。(详见本人撰写《沃特玛遣散员工一周年,2019年夏天沃特玛用户安全谁来管?》)
如何让电池成本与质保条件、售价相挂钩?让终端用户省钱的同时,保证电池企业应有利润?
有企业建议:推出用户、车企、电池企业之外的第四方——让终端用户购买电池服务保险。但据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了解,早在2017年,国内其他电池企业就有此思路,沃特玛还找来几家保险公司沟通,最终无果。
而且以前用户对售后服务时效性要求并不太高,现在商用车用户运营车辆安排密集,如果发生故障,用户往往会要求厂家承担停驶期间的运营损失。
电池企业售后压力越来越大。
对此,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建议:电池企业可以考虑服务外包、完善服务网点、设置维修站和备件库,合理规划周转备件数量。
在未来发展中,如果电池企业的电芯和模组能兼顾不同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不同的需求,相信更利于售后服务。
03
现金流管理
企业的现金流如同人体的血液。没有充裕的现金流,企业的危机不言而喻。
尤其连续几年国补不能及时下发,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压力山大。
再次情况下,新能源产业链形成的账期恶性链条,即使不考虑补贴发放因素,现在很多车企都是在到货3个月后出具6个月承兑汇票(据了解,个别企业账期甚至远超于此),再加上原材料采购周期,电池企业垫资甚至能达到1年左右。
受此影响,企业体量越大,资金压力越大。
没有余粮的地主,在这个夏季格外艰难。
04
客户管理
很多电池企业都羡慕比亚迪全产业链模式,因为单打独斗太过困难,但是打通产业链谈何容易,所以有些企业转而加强客户管理。
一般而言,目前电池企业的客户管理,主要是解决应收账款。这对当下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受制于汽车产业链应收账款问题严重,所以有些企业把类似于华为或其他企业,包括外资、合资、外国企业定义为优质客户,在这方面,宁德时代是行业表率,其他电池企业也都在学习宁德时代。
但宁德时代只有一家,而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客户评级的作用非常重大。
//////////
结语
“换道先行”渐入佳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却让核心关键的动力电池行业惊涛骇浪;2019年的夏天已经来临,动力电池企业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但愿,这个夏天,这个雨季,能让我们所有的新能源车辆安全通过考验。
原创:韩喻 汽车总站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