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问题,对事也要对人
2025-11-1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对事也要对人”是处理问题的务实做法,只不过“对人”应体现一定艺术性,让责任人认知到错误,让相关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最终从系统层面减少错误的产生。
“对事又对人”,听上去有点“刚”,但它是我们处理问题应遵守的原则。
以往我们怕得罪人,处理问题时会对当事人打一针预防针:“别介意哈,对事不对人,咱们就事论事。”
这句话防止激化矛盾避免冲突,但有时未必有用,因为当事人有着戒备心理,警惕你说的每一句话,可能同样会被某句话激怒。

“对事不对人”存在逻辑漏洞。
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状况与标准或系统正常水准之间的偏差。比如,正常情况下产生5个不良品,现在一下子冒出10个不良品,这就是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人。问题会有中间因素,但进一步追溯,总能发现它与人相关。比如,问题是由设备造成的,但设备的调试、参数设置、保养、监控都是由人来做的。设备问题的进一步追查,还是人的问题。
事是由人做的,“对事不对人”忽视了人是在事情中的关键作用。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问题的根源。
处理问题时“对事不对人”,当下问题被解决,但以后问题还会一而再地出现。
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是,“对事也要对人”。
业界有一个处理问题“四不放过”的说法,很好地抓住了这个逻辑。“四不放过”是这样的。
① 问题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③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④ 相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
“四不放过”中有两条明确指向人。处理问题如果不针对人,那么问题的处理就没有什么效应。
针对问题中的人的处理,我梳理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当事人不一定是责任人
问题可能仅仅只是在当事人所在工序发现的,他并不是责任人;某些时候,如安全问题中,当事人可能是受害人,他更加不是责任人。
追查问题责任人时,不问青红皂白将当事人当作责任人,那么员工怕担责而选择不上报问题,这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不将系统问题归咎于员工
员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作业标准存在问题,这时员工生产出了不良品,那么员工不是责任人,而是系统本身存在缺陷。系统问题的责任由管理人员承担。
追查责任不是为了惩罚
追查责任不是为了惩罚员工,而是为了避免后续发生同类错误。当然,如果确实是员工个人原因的犯错,适度惩罚是可以的,但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员工受到教育,让相关人员引以为戒,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
对问题的处理不仅针对责任人,还应让更多的人从中受到教育,从而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
“对事也要对人”是处理问题的务实做法,只不过“对人”应体现一定艺术性,让责任人认知到错误,让相关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最终从系统层面减少错误的产生。(来源:精益工场/张坚)
编辑:电源产业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洗衣机上标注的“KG”,是衣服重量,还是水的重量?
电机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建议优先挑选搭载BLDC电机的洗衣机,这种电机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后续维护也比较方便;而DD电机的故障发生率相对较高,维修成本也不低,不建议作为首选。
-
三条地铁线交会,苹果园枢纽力争年底完工
京西苹果园,一座“交通核”与“城市核”双核驱动的综合交通枢纽即将揭开面纱。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与京西首个站城融合项目,由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承建的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全力攻坚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外幕墙等关键工序,力争2025年年底完工。
-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
为做好今冬明春冬季供暖,让市民温暖过冬,市城市管理委已督促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供热系统打压上水、冷态运行调试及入户巡检和热态调试,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11月1日具备供暖条件。
-
严重影响手机寿命,不要再这样充电了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很多人会把充电器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充电器长期不拔会爆炸吗?给手机充电时要注意什么?这些知识要掌握。
-
下周一起,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轮换
北京市机动车尾号新一轮限行,请关注。
-
UC被查!
近日,针对UC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等非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网络暴力、未成年人隐私等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UC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