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移动性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电源行业协会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2025-11-0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2025年11月1日,“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移动性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顺利召开。本届会议以“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移动性:走向跨学科与跨部门的解决方案”为主题。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黄利斌、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电能系统分会会长尹鲁章为研讨会致辞并参加研讨会,协会秘书长孙京伟参加了会议。

2025年11月1日,由东南大学主办,交通学院、交能材融合研究中心及外国语学院联合承办的“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移动性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阿根廷、法国、日本、韩国、阿塞拜疆及中国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移动性:走向跨学科与跨部门的解决方案”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电能系统分会会长尹鲁章、秘书长孙京伟应邀出席了大会活动。


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攀

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与知识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刘鹏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黄利斌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电能系统分会会长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尹鲁章

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孙曼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嘉宾们从可持续发展与学科建设、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城市治理与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阐述了科技创新与跨领域合作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倡导以协同对话与开放合作为基础,凝聚共识,构建面向未来的行动框架,为实现交通、环境与社会系统的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主持。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以“未来全球发展与移动性”为题,从“人类历史是移动史”的视角出发,梳理了文明演进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其提出的“城市免疫学”理论与交能融合研究,提出了构建绿色、韧性、包容的未来移动系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系统性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围绕“时空、交流、感知三大智能汇聚的空天信息技术推进高质量发展”展开演讲。他结合北斗导航的实践,阐述了时空、交流与感知智能的融合发展趋势,指出空天信息技术为星球移动性提供精准支撑,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罗马俱乐部联合主席 Silvia Zimmermann del Castillo 以“移动的美学”为题,援引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等案例,剖析了移动性作为美学轴线的内涵,提出以艺术美学赋能社会移动性,构建富有人文温度的未来社会。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顾忠泽围绕“生物医药的新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聚焦类器官芯片力学测量技术,结合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挑战,介绍了仿生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等前沿研究方向。通过将生物医药与器官移动性相融合,为健康导向的移动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

日本工程院院士林良嗣(Yoshitsugu Hayashi)以“全球城市化与充分移动性”为题,结合 Global Balance 理念与能源循环技术,分析了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依赖问题,并提出“避免-转移-优化”策略框架,为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充分移动性指明了路径。

波尔多大学学者、罗马俱乐部成员米歇尔·布鲁斯(Michel Brousse)以“柔道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桥梁”为切入点,结合2019年东京世锦赛案例,阐释了柔道“缩短战斗距离”、“尊重对手”等理念对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强调了身体移动性对构建包容社会的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院长、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纮以“全球危机下的供应链与物流: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为主题,提出从“效率至上”转向“韧性优先”的供应链转型思路,结合新加坡全政府情景推演与三级指挥机制等实践,为未来物流移动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国际经验。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金成燮(Seongseop Kim)围绕“新技术能否促进酒店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演讲,通过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数字工具在提升文旅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游客行为方面的潜力,为文旅与移动性融合发展指明了创新方向。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发表了题为“AI未来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模拟人类思维的技术,在与态势感知技术结合的背景下,在交通、城市管理等场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他提出应基于创新与安全平衡的治理方案,有效赋能并驱动未来移动性研究。

会议期间,还还举办了“东南大学交能材融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揭牌仪式由中心主任张峻屹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黄利斌、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尹鲁章、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陈怡及研究中心代表共同完成。该中心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张峻屹教授团队牵头,联合能源与环境、电气、材料、机械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建设,旨在推动交通、能源与材料领域的系统融合研究与创新实践。

“可持续发展数智生态产学研共同体”项目正式发布。
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李本乾、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张峻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副院长李春林、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百度飞桨AI南京中心负责人谢梦、元聚变(上海)科技执行董事兼CEO孙峻峰、江苏天闳低空数字技术研究院首席架构师戴钲联合发起。项目跨越学校、学科与专业界限,作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致力于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资源,探索跨领域协同与数据驱动的生态合作机制。


本次国际研讨会以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汇聚全球智慧,深化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共识,为构建交通、环境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瞻视野与实践路径。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2025中国央国企云市场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央国企积极落实“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多类厂商共绘央国企云全景
赛迪顾问近日编制完成《2025中国央国企云市场研究报告》,从市场规模、行业结构等维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央国企云市场现状,并对未来趋势做出了研判。
-
固态电池技术三大突破,产业化进程骤然加速
日前,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型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的重大研究成果,使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到惊人的604 Wh/kg,并展现出优异的安全特性。
-
电源协会闪耀服贸会:硕果满枝彰显行业引领力,协同创新共绘绿色能源新蓝图,市商务局发来感谢信,2026年我们9月再相见!
在本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 “服贸会”)上,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以下简称 “电源协会”)凭借精准的产业对接、前沿的技术展示与深度的行业交流,交出了一份 “硕果累累” 的亮眼答卷。本次活动与世界紧急救援组织联合主办,从国际紧急救援储备采购到国际化项目服务,从签约金额再创新高到技术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从产业链协同共识落地到国际合作桥梁搭建,电源协会以服贸会为窗口,不仅展现了我国电源产业的强劲发展韧性,更为全球能源服务领域的创新升级注入了 “中国动力”。
-
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本年度推荐工作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满足《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的企业或园区按照自愿的原则,对照新的评价要求进行自评价。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9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
四部门: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9月26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