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交新能源产品检测报告或无缘补贴?
2017-03-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简称“监测中心”)的企业通过平台检测的消息始终停留在3月3日,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已告一段落,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企业数将定格在17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定格在869个。但企业还需要有下一步动作。
近日,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简称“监测中心”)的企业通过平台检测的消息始终停留在3月3日,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已告一段落,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企业数将定格在17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定格在869个。但企业还需要有下一步动作。
据中机中心3月10日发布的关于《公告》内新能源产品补充平台符合性报告和车辆符合性报告的通知,企业需要在4月1日前,将新能源产品的企业平台符合性报告和车辆符合性报告通过《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平台管理系统》进行上传和提交。所以,如果未能在4月1日前,将报告上传和提交,企业之前就做了无用功。
但上传报告与通过平台测试比,难度和工作量更小,主要是看企业这边的积极性。
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我们知道,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要把保障安全放在首位,2016年11月30日,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宣贯会,进一步解读了该通知,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
①2017年1月1日起,企业监测平台建成并与国家平台完成对接测试。
②2017年1月1日起,新申报《公告》的车型,应完成车载终端--企业平台--国家平台的数据传输测试。
③《公告》内车型,应于2017年4月1日前完成数据传输测试。
国家的出发点很明确,安全是第一位的;产业发展是第二位的。使用者都希望到手的产品是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所以国家开展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对企业提出种种严苛的要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二次骗补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一般而言,企业都会在年初或上年末开启新一年的工作规划,挖掘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但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车企都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基本上都面临着无车可卖的困境。尽管补贴和推荐目录都已确定,但地补不明确、成本居高不下、电池pack企业需要通过强检、车企需要接入国家监控平台。未按要求建立监测平台的企业,或将暂停或取消车辆生产企业及公告,无缘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企业都忙于应对政策调整,为后续发展铺路,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远不及预期。
170家企业通过检测 平台通过率为53%
监测中心自去年12月7日开始上线试运行,截止到今年3月3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累计有300家企业注册,最终通过平台检测的企业为170家,通过率为53%,通过的车型869个。按照通知中的说法,其他130家未通过的企业将面临拿不到补贴的风险。
从通过率来看,国家建立的监测平台就好比照妖镜,资质不够的企业最终被打回了原形,但也还是要问,我国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储能电池进入淘汰赛
在2023年头部企业经历疯狂的扩张后,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迎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者。
-
山东发布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意见稿
3月19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山东省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规范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五年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有啥实践成果?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
生态环境部:正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不再新建地方试点
近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公开发布。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
电源行业协会恭祝大家春节快乐!龙腾虎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电源行业协会恭祝大家
春节快乐!龙腾虎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北京市人民调解员评定等级正式发布,电源行业人调委会11名人民调解员获得等级证书
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北京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办法》(京司办发〔2021〕44号)文件精神,经过评定,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1名人民调解员,荣获人民调解员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