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军令状”
2022-08-3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军令状已经下达,集合号已经吹响,作战指挥部已经成立,各方面军即将奔赴战场。
“军令状”是古代将士在接受军令后所立的保证文书,上面载明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置等内容。立下军令状就相当于签订战时的保证书,是对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的形象化表达,用以凸显所要完成任务的高度严肃性、神圣庄严性和未完成任务时的严厉追责性等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论及强调军令状,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领导干部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和崇高使命感更好履职尽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军令状已经下达,集合号已经吹响,作战指挥部已经成立,各方面军即将奔赴战场。党中央通过中央全会的方式研究部署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这是党中央给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立下的军令状。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关键是要把党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把宏伟蓝图扎扎实实地变成现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全面系统的改革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动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时宣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7年多来,各方面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整改上要严起来。军中无戏言。向群众作出的整改承诺就是军令状,承诺一条就要做到一条。把整改承诺当作军令状,深刻体现出党中央对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和人民签订军令状就是向人民作出承诺,共产党人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具有勇于自我革命的英勇胆识和巨大魄力,才能在推动自身建设发展中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从而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生命力不断得到提升,使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真正让亿万人民群众既满意称赞又广泛受益。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完成历史使命的政治保障和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只有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几代人长期艰辛奋斗取得的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能够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团结带领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构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就是以责任书的形式进一步明晰脱贫攻坚的任务单和时间表,实质上是将既定脱贫攻坚目标进行量化、细化和分解,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以更为清晰更易实施的方式落实到具体人、细化到具体事,以此督促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全力以赴投身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党的坚强领导力、有效组织力、强大执行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充分彰显。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仓廪实,天下安。如果用于粮食耕作的土地出现大量“非农化”“非粮化”,势必威胁粮食安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就是围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耕地保护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违反规划和用途管制将农业用地甚至基本农田转为非农使用的行为。
要明确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在耕地规模控制、用途管制、标准核定、激励约束方面构建管控性耕地保护框架体系,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2年7月25日第2版)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行业支部委员会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感悟“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系列谈一刻不停 持续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作风从严,抓住作风建设重点,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年接着一年抓,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如何理解“党性就是最大的德”,总书记这样说
“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深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
中国-中亚机制成员国元首认同本地区战略意义和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声明将继续巩固六国友好关系、深化政治互信、拓展经济合作。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到志成冠军集团进行考察调研行业走访活动
5月29日,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走进广东志成冠军集团进行了考察调研活动。
-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
人民日报三连评:基层干部,如何应对“既要又要还要”苦衷
很多基层干部不怕急难险重,怕的是时间精力在无谓的事务中空耗;
不怕各方要求高,怕的是拍脑袋决策、不了解现实情况瞎指挥;
不怕职责范围内的“烫手山芋”,怕的是甩锅推活带来的额外压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连续三天推出文章,对“既要又要还要”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