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毛泽东为什么对一根普通竹拐杖视若珍宝?

2022-04-22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众所周知,毛泽东登山,哪怕山陡路远也宁可自己拄着拐杖徒步而上。他用过许多拐杖,尤其喜爱其中的一根竹拐杖,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毛泽东登山,哪怕山陡路远也宁可自己拄着拐杖徒步而上。他用过许多拐杖,尤其喜爱其中的一根竹拐杖,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取材珍贵用料稀有吗?是因为做工精美巧夺天工吗?是因为出自名家巨匠之手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故事要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起,当时毛泽东在杭州登丁家山,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给他当作拐杖用。

登山途中,毛泽东郑重地问工作人员砍人家竹子有没有付钱?得知老乡虽不收钱,但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付了钱后,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

大家没有料到的是,毛泽东会对这样一根平平无奇甚至略显“简陋”的竹拐杖喜爱有加,使用后特意叮嘱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这根从野外带回的竹拐杖一直陪着他,或是在中南海散步,或是重返革命老区,或是外出视察……

196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访问中国,到长沙与毛泽东会面。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说对方的拐杖“太漂亮了”,委婉而风趣地拒绝了。

喜爱精美之器本是人之常情,毛泽东为何宁可使用粗陋之物呢?表面上看,毛泽东珍视的是一根普通的竹拐杖,实则他真正视若珍宝的是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传统。哪怕是细微小事,他也绝不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湖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还可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诸多粗糙简陋的用品。单腿的眼镜、拼接缝补的旧衣、老旧的书箱等等,都和这根竹拐杖一样,诉说着他是如何一生拒奢侈崇俭朴,如何时刻不忘艰苦朴素的。

正如古人所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品读党史点滴,追忆先辈足迹,会发现不仅仅有毛泽东的拐杖,还有周恩来的睡衣、朱德的菜地、彭德怀的背心,一件件“小事”都折射着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优良作风,更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知事理的镜子。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中青年干部强调,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的确,面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观,年轻一代更需要深思和警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言犹在耳,不忘初心与使命的忠告声声入心。惟有时刻不忘艰苦朴素,方能不受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诱惑,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接好手中的接力棒。(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2)有讲课能力的老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共同受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联系电话:010-83526510 63531554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