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正门,影壁上为什么刻的是这五个大字?
2021-05-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北京天安门西侧不远,是当代中国政治“心脏”、中共中央的办公地——中南海。来往于长安街的行人每每带着好奇望向她的正门时,总会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不期而遇。
北京天安门西侧不远,是当代中国政治“心脏”、中共中央的办公地——中南海。来往于长安街的行人每每带着好奇望向她的正门时,总会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不期而遇。
绿瓦、红墙、金字,当现代的执政理念被呈现在厚重的历史背板之上,中国共产党以这种无声的方式对外“自我介绍”——人民,是她刻在“心里的名字”。
这句话从何而来?在中共历史上,“为人民服务”由毛泽东在1944年正式提出。据考证,这也是他一生中题词用语最多的一句。
这五个大字被刻在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是在1967年。根据中南海工作人员回忆,手写体的“为人民服务”,是从毛泽东在解放后书写的许多条幅中“选出来写得最好的一幅”。
迄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这一标语始终镌刻于中共“心脏”之地。“人民”二字,更早已被根植进中国共产党的基因之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据统计,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高达203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中共历代领导人的执政思想,“人民”既是中共执政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发展的落脚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有评论说,百年大党由“一叶红船”到带领中国巨轮乘风破浪,“人民”正是激励其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当下,“人民”的位置更能被直观感知。面对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战疫的全过程。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被尽可能呵护。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正如习近平所说,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外界带着好奇,想知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中共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党的秘诀是什么,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密码”又是什么时,不妨看一看长安街上的那五个大字,从中或许能发现,中共早已给出了答案。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向功勋党员学什么?牢记四个关键词
下一篇:英雄模范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相关信息
MORE >>-
感悟“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系列谈一刻不停 持续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作风从严,抓住作风建设重点,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年接着一年抓,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如何理解“党性就是最大的德”,总书记这样说
“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深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
中国-中亚机制成员国元首认同本地区战略意义和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声明将继续巩固六国友好关系、深化政治互信、拓展经济合作。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到志成冠军集团进行考察调研行业走访活动
5月29日,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走进广东志成冠军集团进行了考察调研活动。
-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
人民日报三连评:基层干部,如何应对“既要又要还要”苦衷
很多基层干部不怕急难险重,怕的是时间精力在无谓的事务中空耗;
不怕各方要求高,怕的是拍脑袋决策、不了解现实情况瞎指挥;
不怕职责范围内的“烫手山芋”,怕的是甩锅推活带来的额外压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连续三天推出文章,对“既要又要还要”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