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旧小区物业涨价背后的“信任重建”
2025-05-2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物业治理关系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编者按:物业治理关系千家万户,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海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有效途径,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裉节难题,不断深化人民城市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本刊记者近期深入一线,探访市建交党委、宝山区、一些街镇的创新做法,一探究竟。
市建交党委通过12345市民热线中反映出的物业治理难题,梳理出与业主自治和物业管理相关的问题,发现问题、找到成因、寻求对策,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中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宝山选好人、用好人,组建“红色业委会”,组织建立物业联合体等模式,让居民与社区的粘性越来越高。普陀区长寿路老小区通过“美丽家园”建设叩开了578家业主的大门,物业涨价后居民心更安了。长宁区申新花苑业委会主任柴俊勇,更是与我们讲起了“治理经”。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是依靠党组织自转,而是在党建引领下实现“公转”,将社区事务“千挑万线”给串联起来,形成治理合力。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有这样一个曾被大家默认为“没希望”的老旧小区——永定新村居民区东新支路55弄小区。这里老年人口占比42%,房屋老旧、业委会缺位、物业费连续12年收缴率不足10%。然而,通过党建引领下的一系列破局治理,这个“老破小”不仅实现了物业费从0.44元/月到0.9元/月的上调,更构建起“居民愿缴费、物业优服务、社区共治理”的良性局面。
从“四通八达”到“家园初现”
东新支路55弄小区建成于1986年,作为8家单位联建的联建公助房小区,这里长期处于开放式管理状态:没有围墙、路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抢占乱停,垃圾厢房周边污水横流,578户居民中近半曾搭建违建,物业费收缴率常年不足10%。“以前觉得交物业费没必要,小区破破烂烂的,交了钱也看不到改变。”居民王阿姨回忆道。
2021年3月,随着“美丽家园”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刚到岗5个月的永定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顺美带着“两委”班子叩开了578户居民的家门。“我们先拆违,再修缮,建围墙、装路灯、划车位,一件接着一件干,让居民看到小区实实在在的变化。”龚顺美深知,改变居民观念的第一步是让他们看到希望。在街道支持下,小区拆除282处违建,新增智能门禁、非机动车充电车棚、健身区域,曾经“四通八达”的开放式小区终于有了“家”的模样。
“你看现在的围墙和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居民李叔叔指着焕然一新的小区大门,难掩喜悦。更让他惊喜的是,居委会联合设计单位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将闲置角落改造成文化廊和休闲区,曾经的卫生死角变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
从“试吃”到“质价相符”
硬件改善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居民接受物业正式进场成为更大挑战。“过去12年,物业处于‘托底’状态,居民觉得‘小区连个门岗都没有,物业就是摆设’。”龚顺美坦言,当居委会提出引入正规化物业管理时,反对声此起彼伏:“凭什么涨价?”“保安能管得了乱停车吗?”
为了让居民“眼见为实”,党总支牵头物业公司推出保安服务“试吃”方案——由区属国企曹杨物业免费提供3个月保安服务,用实际行动证明服务价值。2022年11月,4名保安正式上岗,24小时值守大门,阻止共享单车和收废品车辆进入,整理摆放乱停乱放的电瓶车辆;保洁也每天清扫公共区域、擦拭扶手。
“以前觉得保安要了没用,他们只会坐在门卫室玩手机,但真正体验后,发现保安定时立岗,会主动跟居民打招呼、帮忙搬东西。”居民陈阿姨的态度转变具有代表性。3个月“试吃”期内,物业处理各类报修130余次,小区环境投诉量下降60%。“保安的认真负责让我们看到了物业的作用,交物业费其实是买保障。”居民们逐渐打消疑虑。
2023年初,在普陀区房管局和长寿路街道指导下,永定新村居委会代业委会履行职责,启动东新支路55弄小区物业公司选聘程序。曹杨物业副经理黄灵坦言:“调价难在‘两头怕’——居民怕调价后服务不达标,物业怕调价后成本收不回。”为此,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在第三方评估价格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居民需求,请物业公司摊算小区物业服务成本,并提出了“托底小区精准画像摘帽止损”的物业费调价方案:在2.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小区里,物业费从0.44元/月调整至0.9元/月,同步规范停车费管理,20个划线车位从0元/月调整至500元/月,临停10元/8小时,在首轮物业合同期内,公共收益按小区《一规两约》全额补贴物业成本不足。
2023年2月1日,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后,调价后的物业正式进场,为东新支路55弄小区提供正规化物业服务,即保安、保洁、报修和管理服务。居委会代业委会履行职责为小区精打细算,优化人员配置,4名保安、1.5名保洁和小区管理员全部到位,服务标准公示在小区公告栏,接受居民监督。
每一张表决票都代表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居民付费后,表达意见的底气更加足了。此举也让这家区属国企物业公司在众多托底小区中,看到了摘帽和及时止损的希望。如今,小区保安已经能熟悉辨认自家的居民,居民也时常向周边仍处在瓶颈中的邻居们炫耀“回家的亲切感”和“被管起来的幸福感”,保安室的墙上挂着居民赠送的锦旗,每一个岗位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2024年11月28日,东新支路55弄小区首届业委会成立,标志着这个“老破小”小区在党建引领下,“三驾马车”各归各位,正式开启新征程。
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
在永定新村居民区,物业费调价的成功并非单一力量所致,而是党建引领下多方共治、协同发力的结果。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搭建“党建联建议事平台”,解决了联建公助房小区维修资金账户开通难、有限产权房维修资金摊算难、托底摘帽小区公共收益分配难等问题。
“没有业委会时,居委会就暂时担起‘管家’职责,每一笔公共收益都公示在小区微信群。”龚顺美介绍,通过停车费补贴、启动非机动车充电棚广告位招租,不仅弥补了小区物业费成本缺口,还新增了公共收益。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小区绿化更新和设施维护,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国企物业担当作为,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如今,每月第二周的周三上午,是东新支路55弄小区联合接待日,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会派员在这一天集中接待小区业主、居民,面对面合力解决居民报修、收费、咨询等问题。各尽其责地朝着建设美丽家园目标前进。
先用“服务试吃”让居民直观感受变化,再打破单一主体责任,构建“党建+物业+居民”三方协同机制,最后,突破政策执行瓶颈,通过公共收益反哺物业费,实现“质价相符”的可持续发展。永定新村的蜕变,为老旧小区物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然而,治理成果的巩固仍面临挑战。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公司在近百个老旧小区的服务中有大半仍然是亏损状态,希望像东新支路55弄小区这样的“逆袭”案例可以引领带动更多小区向前走。同时,建议进一步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托底摘帽专项资金”,用于过渡补贴和质价相符达标补贴,激励更多小区跨过“启动期”。
永定新村的故事,是一场关于“信任重建”的基层治理实验。从“没人愿意交物业费”到“居民主动维护小区环境”,其核心在于将“被动托底”转为“主动服务”,用看得见的改变唤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当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取代“单打独斗”,当“质价相符”的服务打破“收费难、服务差”的恶性循环,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终将找到破解之道。(来源:上海支部生活鲜知先觉)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以学铸魂强本领 凝心聚力再出发
相关信息
MORE >>-
王晓光|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而形成的新要求新论断新战略,也是我们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厘清“为何斗争”“靠谁斗争”“怎样斗争”等重大问题,系统把握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对于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提升伟大斗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
首都应急青年突击队 在防汛抢险中彰显青春担当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团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应急青年突击队作用,组织团员青年持续奋战在防汛抢险最前线,发出《关于号召全市应急青年积极参加防汛抢险工作倡议书》,吹响青春集结号。
-
把责任扛在肩头——记北京抗洪一线挺身而出的党员干部
当肆虐的暴雨山洪来临,山塌屋倒,桥断路毁。北京抗洪一线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头。一句句“我是党员,我先上”“有我在,请放心”“我们在,不要怕”掷地有声。一袋袋沙包,一盏盏明灯,一条条抢通的道路……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随处可见基层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
-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第八十五条,规定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以党纪政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或者有其他避重就轻作出处理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
蔡奇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
蔡奇指出,专家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
鲜红军旗高高飘扬,八一军徽熠熠生辉
鲜红军旗高高飘扬,八一军徽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战略谋划和部署,引领全军开创了强军事业新局面,引领人民军队现代化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