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课”,总书记讲的都是“国之大者”
2023-02-1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年初都会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为高级干部讲授“开年第一课”。总书记在“开年第一课”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年初都会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为高级干部讲授“开年第一课”。总书记在“开年第一课”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
2月7日,在我们党的最高学府,一个高规格研讨班开班,学员是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全体出席开班式,习近平总书记亲授“第一课”。
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学深悟透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党员干部领悟“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十分重要。
从2013年以来,这样的研讨班一共举办了10期。
2013年、2018年和2023年这3期,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次年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大会精神进行讲解,使领导干部更加准确、深入地领会大会精神。
2013年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2018年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释了三个“一以贯之”;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023年的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14年到2017年的4期,主题分别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这3期,主题各有侧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这些都是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可以看出,10期研讨班,10篇重要讲话,彼此联系、有统有分,整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包括每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同时又是彼此紧密联系的,只有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许多事情才能看得清、想得透、把得准。
学习这10篇重要讲话,我们能够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清晰脉络。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动地比喻为“一整块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这样的“一整块钢”,必须以系统思维、整体视角、贯通观点加深认识和理解。
将10篇重要讲话作为一套教材学习,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掌握党的创新理论,进而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翻开10篇重要讲话,能够发现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从理论上、宏观上进行深层原理的讲解。
这次讲解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是从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讲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讲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接下来又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
在此基础上,总书记阐明了党的领导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角着眼,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模式,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摆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分析问题,从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等维度揭示规律,明确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10篇重要讲话中,这个特点一脉相承。
2021年讲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剖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强调要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2016年讲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从科技史、革命史、自然史、全球化史、改革开放史等角度旁征博引,来说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2014年讲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特性、时代特性等角度,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将重大问题背后的深层原理讲清讲透了,让大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开阔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这10篇重要讲话,不但就许多重大理论课题进行讲解,还对一些最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阐明重大关系、给出科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贯穿其中。
这次讲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他提出正确处理六个重大关系,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每一项,习近平总书记都是从两方面结合来阐释,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彼此影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
每次“开年第一课”,这一特点都非常鲜明。
2019年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
2016年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坚持系统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2014年讲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
……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们党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成体系地统一起来,使全党形成更加成熟、完整的理论思维,将马克思主义的智慧转化为我们应对各种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学习进行时)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当地时间5月8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室进行茶叙。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坚定不移深化战略协作,推动中俄关系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当地时间5月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俄方在机场举行隆重迎接仪式。
-
引领睦邻友好合作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俄罗斯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创造出无愧于党的诞生地新业绩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无上荣光,也是极大的激励和鞭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对上海红色历史的最好缅怀,也是对党初心使命的最好践行。”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