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2022-11-2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壮阔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更光荣的使命、更伟大的工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内在要求。

image.png

把伟大建党精神 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image.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在那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壮阔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钥,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准备,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image.png

伟大建党精神 蕴含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

树高千丈总有根,河流万里总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波澜壮阔的征程中锻造形成的。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这是孙中山在19世纪末面对中国现状发出的悲怆而无奈的感慨。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多少政治力量轮番登台,却终究没能让一个古老大国走出苦难,中华民族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引领救亡运动。中华大地,谁主沉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运而生。

为什么一个初创时不过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人民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支持着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伟大建党精神32个字的精辟概括,浓缩百年精华,揭示历史真谛,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与旗帜,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科学求真的哲学理念和知行合一的文化品格,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引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宗旨,垒筑起伟大建党精神的稳固基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刚毅风骨和坚韧品质,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浓郁深切的家国情怀,淬炼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支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抱负和价值取向,彰显着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铸就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标识。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时空、永不过时,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行的强大力量。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丰碑,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走过千山万水,精神之光永存。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伟大建党精神 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力量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思想基点和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必先强精神,精神上强起来是建设强大政党的基本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这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涵意义,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再次证明,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就能够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从精神上立党兴党强党,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从精神上立党兴党强党,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精神上立党兴党强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持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伟大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伟大建党精神是 推进民族复兴进程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全面领导作用,不仅表现在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而且表现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引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以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各地区各领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根与魂,伟大建党精神宛如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百年历史,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点燃伟大征途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时空、永不过时。

大道如砥,奋斗不息。今天,走过百余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斗争越是艰险,精神越显伟大。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已经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前,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才充满意义、大道疾行,自此开启“一百年来我著史”的豪迈华章;一百多年后,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华巨龙腾飞之路才充满能量、驭风而行,恢宏呈现“直上云霄九万里”的壮志豪情。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鲜明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重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位政治要求,深刻领悟理论全貌,切实吃透哲学精髓,努力掌握实践指南,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面向未来壮阔征途,我们更加需要用伟大建党精神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伟大建党精神砥砺意志、锤炼品格,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崭新篇章。(来源 :《党课》)





image.png

《电源工业》新媒体杂志

阅读方式:印刷纸质版+微信电子版+QQ

阅读下载:www.powermagazine.cn

投稿邮箱:ad@powermagazine.cn

广告投放:价格优惠、宣传面广、阅读群体广泛、阅读方式传播快

市场部电话:010-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