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总书记这样说
2025-08-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成效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日益健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成效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日益健全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2020年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2024年2月,习近平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要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统筹减负和赋能,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2025年1月6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 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听取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突出要求,不以专家讲座、理论辅导代替自学和研讨,就近开展红色教育,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提出硬性要求,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严格控制简报数量,不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发简报、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把主题教育同落实“基层减负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总结推广一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曝光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重“形”不重“效”,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
要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持续为基层减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
——2019年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的讲话
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
——2024年9月,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的讲话
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支持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2025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要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意见时的讲话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优良党风凝聚人心、引领社会风气。
——2024年6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要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
——2025年2月8日,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微信公众号)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相关信息
MORE >>-
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绿色低碳发展,塑造中国、影响世界。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思维范式和行动指南,引领我国始终走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上。
-
从群众感受看作风|不顾风雨、向险而行
暴雨中逆行的背影,家门口新通的马路,社区里助老的饭香……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暖心事,您get到了吗?作风好不好,老百姓感知最真切、体会最深刻,更高标准建设北京“廉洁工程”,人人都是参与者。“从群众感受看作风”专栏邀请大家一起当“阅卷人”,看党员干部如何把“问题账单”变成咱老百姓的“幸福清单”。您的感受,就是答案!
-
为什么要重视提高党员的条件——重温刘少奇《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
《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是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准备的报告提纲的一部分,1951年3月28日,刘少奇在大会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这一内容,之后经过整理和修改,写进了会议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后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在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仍具有启示意义。
-
他乡亦故乡:一位在京流动党员的担当
北京生活着2100万人,日常所需的保障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付出,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为城市带来洁净。张喜忠,正是其中一员,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打拼,为这座城市奉献。
-
习近平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强要求,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到现场指导搜救工作,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现场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五兄弟组成铲车队洪流中救百人
7月28日,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被洪水围困,35岁的党员段晓成刚刚脱险,转身与四位兄弟组成临时“铲车队”冲进2米多深的湍急水流中。从清晨到入夜,他们用铲车与冲锋舟接力,往返数十趟救出上百人。事后,五兄弟将企业捐赠的2万元奖金全数捐出,用于村里灾后重建。而段晓成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汉子又马不停蹄回到岗位,为受灾群众抢修有线电视,用行动诠释着“党员冲在前”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