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2023-01-1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2022年10月23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是习近平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
“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2022年10月23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话语铿锵,目光自信坚毅。
“底气”二字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深厚情怀,向世界传递出民心所向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从黄土地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感慨道,习近平做事的一切动力都来自人民。
总书记常常点赞人民,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在秦岭深处,他点赞陕西柞水央企扶贫项目“小木耳,大产业”;在山西太原,他走进太钢生产车间,称赞企业创新产品“手撕钢”是“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在宁夏吴忠市金花园社区,他肯定这里的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机制,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却在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一座城市有了“中国解法”。
这座城市就是福建三明。由于财政无力兜底,三明曾一度站在医保“悬崖”边。2012年,三明开始向医改的“激流险滩”挺进,此后的八年时间,先后制定实施200余项医改政策。“三医联动”“一品两规”和组建医保局等举措,先后上升为国家医改的顶层方案。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考察调研。这是总书记在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总医院考察。在一张显示三明医改成效的柱状图前,他驻足细看。“我很关注你们的改革。这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总书记勉励道。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还强调,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到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再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亿万人民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人翁、探路者、生力军。
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总书记常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听人民心声、向人民问计,是他最常用的群众工作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过崎岖的山路、去过边远的哨所、坐过老乡的炕头、蹚过雨季港口码头的积水、开过院坝上的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民情民意。
2019年4月15日,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登上陡坡,前往贫困户谭登周家看望。
2019年4月15日,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山城重庆。
山路蜿蜒,坡急沟深,总书记一行辗转3个多小时才抵达大山深处的华溪村。
这是一次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专题调研。为何聚焦于此?总书记在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时表明——“贫困群众脱贫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
彼时,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时间不足两年。
重庆之行,总书记考察小学、看望贫困户、走访脱贫户……一个村、几个点细细看下来,脱贫攻坚的形势更清楚,存在的问题更明晰,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也更清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时隔一年半,又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农民工、快递小哥、网店店主等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一起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继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之后,总书记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召开的第六场问计会。
座谈会上,总书记开门见山:“大家都处在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同群众联系最经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我们要眼睛向下,把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解题破题,办法就在群众中,这个朴素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了然于心、付之于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问计于民的场景,甘肃兰州虚拟养老院的老人见过,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种粮能手”见过,北京的冰雪少年见过,浙江宁波舟山港的港口职工见过,河北承德滨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也见过。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
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就有着改天换地的伟力;党心与民心凝聚,就能创造非凡奇迹。
这是2020年8月12日拍摄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镇阿子滩村(无人机照片)。
十年跨越,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世界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
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8%,居世界第一;
2020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口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成为现实;
2022年,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交相辉映,全世界都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自信、包容、开放;
…………
一路走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史诗、同心协力成就伟业的进程,成为“底气”二字的最好注脚。
踏上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来源:央视网)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要求,突出抓好年轻干部的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群体的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
上海等地扎实推进,让学习教育抵达人心、触及灵魂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上海、山西、海南等地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让学习教育触及灵魂,精准定位突出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助力“人工智能第一城” AI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开班!
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和我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近日,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市级委办局、各区和中关村学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按照教育、医疗、政务、交通、文化、金融、具身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贯通式培训。
-
地方政府抢滩“零碳园区”:2025最大风口,红利如何抓?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落地将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机制,鼓励和引导园区积极参与零碳创建工作,并对达标园区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奖励,对未达标园区加强指导和监督,促使其加快整改和提升。
-
《求是》杂志刊发北京接诉即办工作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