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家里做客,常聊常新的那些话题
2022-08-3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都要亲眼看一看乡亲们生活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难处和要求。问民生冷暖、谈脱贫攻坚、话共同富裕,一句句体己话,满是对百姓生活的牵挂,一个个关切的话题,印刻着“国之大者”的题中之意。
总书记来家里做客,在宽敞明亮的新居客厅,在洒满阳光的农家庭院,在欢声笑语的方桌前……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一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要亲眼看一看乡亲们生活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难处和要求。
问民生冷暖、谈脱贫攻坚、话共同富裕,一句句体己话,满是对百姓生活的牵挂;一个个关切的话题,印刻着“国之大者”的题中之意。

8月16日至17日总书记在辽宁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同居民李水一家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真没想到总书记真的到俺家来了,就像自家亲戚来俺家串门一样。”说起当时的场景,赵顺利的妻子马业珍依然难掩激动。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三涧溪村考察时,走进赵顺利家。
“有几口人、几间房”“搬迁花了多少钱”“一个月收入多少”“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总书记仔细询问一家人的生活情况。

6月12日至14日,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同村民赵顺利一家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每到一家,从院落、客厅、厨房、卫生间到猪圈、牛棚,习近平总书记都看得仔仔细细,问得清清楚楚。
看到群众吃水难,他对当地和随行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知道家里有人生病,他嘱咐当地干部深入研究因病致贫问题。
民生冷暖,一枝一叶,牵动着总书记的情思,也牵动着治国理政的轻重缓急。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走进河北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看真贫。
为了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早从北京出发,乘飞机,再转火车、换汽车,换了三种交通工具,翻过一座座山、爬过一道道梁,来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千家万户的事,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惦念。
民忧我念,民盼我行。“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朴实的话语,彰显着民生为大、大国之重。

如何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最深,与乡亲们聊的也最多。
“来看看你们,唠唠家常。”今年春节前夕,伴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总书记走进山西段村蔡文明家。

1月26日至27日,总书记来到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6日下午,习近平在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同村民蔡文明一家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养羊收益怎么样”“除了养羊,还种些什么吗”“家庭收入有多少”,总书记和老蔡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一笔一笔算着收支账。
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
在湖南十八洞村施齐文家中,在安徽大湾村汪能保家中,在河北德胜村徐海成家中,在贵州化屋村赵玉学家中,在西藏嘎拉村达瓦坚参家中……总书记细致询问他们的收入和支出,察看一项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一起盘算脱贫致富的门路。
“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才能找准“穷根”开对“药方”。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前,一串串细致的追问中,精准扶贫的大幕徐徐展开。截至2020年年底,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今天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光镌刻炽热的情怀。“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

五指山脚下,山水相依,满眼青绿。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毛纳村考察调研。村寨凉亭里,乡亲们正议农事。
“总书记好!欢迎到我们村做客。”
“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这个村真是欣欣向荣啊。扶贫和振兴要衔接上,这边是巩固扶贫成果,这边是迈出振兴第一步。”
坐到村民们中间,总书记和大家拉起话来。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2年8月16日下午,在辽宁锦州市东湖森林公园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休闲娱乐的市民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大欢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行业支部委员会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新华社推出重磅社评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将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
立短谋长擘画光明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
1953年—202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编制实施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首善标准做好中央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城市运行、舆论宣传等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全力冲刺“十四五”圆满收官,精心编制好我市“十五五”规划,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次专题学习
10月15日,国务院以“强化标准引领保障作用,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第十六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升级,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以百花之绽放,绘世界之美好——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侧记
属于妇女的盛会,再赴金秋的北京。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隆重举行。1995年秋,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接续奋斗,树立起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如今,北京燕山脚下,当年各国妇女代表手植的“世界妇女友谊林”葱郁繁茂。在这收获的季节,中国同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合作举办全球妇女峰会,传承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谱写新篇。
-
“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擘画推进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引领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踏上新的伟大征程,广大妇女坚定历史自信,勇担历史重任,昂首阔步走在时代前列,不断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谱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