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勤务员
2022-08-0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新华社从4月18日起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了70幅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10年,不辞万里的奔波,浓缩于无数个动人的瞬间。
新华社从4月18日起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了70幅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照片有不同的视角,却拥有同样的底色。
故事开篇,是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近20次提到“人民”。他庄严承诺“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自那一刻起,时光忠实记录下人民领袖躬身为民的坚实足迹。
天寒地冻的太行山深处,盘腿坐在炕上同村民唠起家常;雨水连绵的湖北武汉新港,卷起裤腿蹚着积水进行调研;沟壑纵横的梁家河,拍着友人肩膀叫出他们的小名;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熟练地将铁锹扛在肩头……不经意的流露,印证始终不变的人民情怀。
看望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向聋哑女孩学手语;慰问边防官兵,在冰天雪地中摘下手套同战士们挨个握手;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亲手给小朋友系上红领巾;会见老英雄张富清,俯下身,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情真意切、心心相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赤子情深、勇毅担当。
10年,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一次次关键抉择、一份份深情牵挂、一桩桩为民实事……无数珍贵瞬间如星汉灿烂。从这一个个“近镜头”中,人们看到的是人民领袖的夙夜在公、步履不停,感受到的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
“怎么称呼您?”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对话,让无数人心头一热。
8年后,面对老乡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
从黄土地走来,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的总书记,习近平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国之大者”,带领14亿多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把镜头拉得近一些、再近一些,我们一道用心体悟人民领袖的信仰追求、品格风范。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源:新华社)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行业支部委员会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着力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
年终总结如何撰写?如何写出彩?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是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明确努力方向,指导和展望新一年的工作。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释放重要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6次到上海考察调研。“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这次到上海,深入调研金融、科技和民生工作,释放出鲜明信号。
-
聚焦四个关键,筑牢保密防线
把牢政治方向。坚决扛起党管保密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保密随机检查工作与保密工作重点任务一体谋划、部署、推进,找准检查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
-
这项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提出新期望
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再谈垃圾分类工作。总书记期望“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特别强调“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