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6万辆
2017-12-0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11月20日起,我市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怎样,充电桩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12月4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截至今年10月,全市累计推广应用公交车、公务车、城市环卫车、物流车、私人用车等领域新能源汽车2.6万辆;今年1—10月新增充(换)电站94座、充电桩3884个。
新能源公交车 在二环K2路线开展测试运行
9月6日,简阳与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昆仑石(深圳)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年产4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及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战略合作仪式,项目计划总投资160亿元;11月,成都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天府新区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其中落户天府新区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将生产沃尔沃旗下高性能品牌纯电动汽车,以及基于欧洲先进技术的本土品牌纯电动车……一系列重大项目加紧布局成都,为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市经信委介绍,成都先后两次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在公交车、公务车、城市环卫车、物流车、私人用车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促进商业模式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新能源汽车企业36户,涉及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4346辆。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291座,充电桩8688个;其中,2017年1—10月新增充(换)电站94座、充电桩3884个。新能源公交车示范项目目前进展顺利,特来电公司承接的公交集团BOT项目49个场站充电站全面启动,银隆新能源公交车在二环K2路线开展测试运行。
随着我市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购买新能源汽车后,都能够享受到哪些补贴?据市经信委介绍,目前,我市出台7条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第一条就是关于购置新车给予的补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央财政补贴(俗称:国补);还有一部分就是在国补基础上,对在本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按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给予市级配套补贴(俗称:地补)。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用户来讲,当场就能兑现,也就是说,消费者购车时,补贴(包括国补和地补)由整车厂家或经销商先行垫付,消费者只需按照扣除补贴后的价格支付购车款即可。事后整车厂家或经销商再按照程序向政府部门申报拨付垫支的补贴。
新建小区将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我市充电桩建设情况如何,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充电能否得到保证?据了解,目前,由市经信委、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成都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三年建设实施方案》,系统阐述了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推进措施和任务分解表。
新建小区充电桩建设,将严格落实小区配套停车位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达到100%,建成比例不低于10%要求纳入建设条件,土地出让条件,新建小区房地产开发商要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已建成小区(老旧小区)自用充电桩建设,可按照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电动汽车用户可依照其文件提供的《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要求,明确充电基础设施产权人、建设单位、管理服务单位等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建设使用管理流程报建,这里包括了对物业公司、业委会、供电公司职责义务,另外一般整车厂家或经销商会帮助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报建服务,有的甚至提供委托代建、随车配建等服务。自用充电桩建设,由各区(市)县政府以市场化方式,确定投资建设运营商,向居民住宅区拥有固定停车位或长期租赁车位(1年以上)的电动汽车提供5年以上充电服务。
此外,专用充电桩建设,主要指公交、物流、市政、客运等专用充电桩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原则,以委托代建、自建自用、随车配建、购买服务等多元化建设运营方式予以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由各区(市)县政府以市场化方式,确定投资建设运营商,按照专项规划推进充电站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充电服务。投资建设运营商按照规定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各类建筑物和停车设施配建充电桩,应按照专项规划要求,执行“分区域、分场所、分新建已建”的差异化配建标准,纳入相应的土地出让条件、建设条件。
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前在绕城高速、二绕、成德绵、成德南、成南、成安渝、成渝、成自泸、成雅、成温邛高速拟建40座充电站。另外,从2017年至2019年,拟在城区公共设施、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建设公共充(换)电站394座,公共充电桩建设1.08万个,其中4000个(2017年)、5000个(2018年)、1800个(2019年)。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