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积分存诸多盲点,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江淮/云度/奇点谈核心竞争力
2017-11-1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逐渐从传统汽车品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类,此前所有适用于传统燃油车的管理措施将不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第一电动网特约研究员田永秋如是说。
11月9日,第八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重新定义汽车·零排放出行倒计时”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田永秋从具体操作层面对日前发布的双积分政策进行解读。会议还聚集了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江淮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比亚迪营销副总经理郑状、奇点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陈育松、云度新能源营销总经理林密等车企高管,共同探讨双积分下,中国企业如何布局准备。 【点击进入大会专题】
从积分角度来说,纯电动汽车可获得2至5分,高于插电式的2分;从油耗排放标准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要想达到国际排放标准难度很大。田永秋指出,政策带来的影响不光是选择哪款产品,还有对于整个行业未来技术路线的导向。
由于政策只提到2020年,田永秋认为,2020年后可能有别的因素考虑进来,或和碳交易等政策合并。
1.jpg
根据田永秋计算,2016年比亚迪、吉利、北汽新能源等为新能源积分主要潜在卖家,长城汽车等为主要潜在买家。随着双积分政策和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逐渐放松管制,将使得未来新能源领域的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增多。“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后,新能源领域合资合作热度逐渐回归常态,逐渐集中在‘汽车四化’的长期看涨的投资领域”。
此外,田永秋认为,技术路线上,新能源汽车内部将由原来的插电与纯电两极竞争逐渐演化为纯电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中国,“纯电驱动”=“纯电动”。
衍生到当下具体进展,还需要企业进行解读。
积分一旦实行会带来政策环境变化,各家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
1510228599119451.jpg
陈育松:奇点汽车是纯电动新兴车企,产品还没有上市,但对“双积分”政策也是十分关注。“双积分”政策是大体系中的一部分,会比之前的补贴政策更加合理,更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我们做产品不依赖于政策,要靠产品本身的体验、性能等表现争取市场。积分肯定会带来很好的激励加速,但我们的基调是靠自己产品赢取市场。
汪光玉:像我们这样的综合性企业,只要政策明确下来就有办法应对。但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针对“双积分”,江淮在燃油汽车领域发布节能计划,朝目标进行研发量产;新能源车领域从2010年开始也有一些积累。从产品布局到技术路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需求。
郑状:“双积分”其实对我们来讲是利好,毕竟我们准备的比较早,技术、产能储备上比较充足。未来燃油车领域也会继续研发。我认为“双积分”不仅是新能源车的增长,燃油车也还有增长空间,只不过是供给侧需要有更漂亮的产品,即更高配置、更安全智能。我建议,政策制定后,需要在宣传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第一是开设政策体验日、体验周;二是做媒体体验周;三是加强客户体验;四是进企业。如果大家团结起来,加上政府线上线下支持,会产生原子核效果。
李一秀:随着双积分政策出台,衍生的影响很可能是对补贴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可能会带来现行补贴的替换。很多补贴依赖于地补,未来如果补贴政策相应调整,会转变为更大的市场化行为,对于市场均衡发展会有一定的助力。目前新能源车可能是政策+生态驱动,政策第一,生态第二。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消费者习惯差了很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下要做的是集中精力在既定政策下抓紧做市场化相关东西。
林密:“双积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汽车补汽车产业”的方法。电动车受地补等影响,遇到很大瓶颈。广大的中原地区有大量的电动车需求,但由于没有地补,推动起来比较困难,“双积分政策”把这件事情解套了。但是定价多少?如何交易?有没有兜底?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合资,合资是好事,但到底什么时间点合资最合适需要早点确定。这需要“双积分”一起定性出来。
进入者增多,竞争是否越发激烈?
林密:战术上重视它,但是战略上还真不是个事,因为它不是凭空创造的市场,是从传统市场“抢蛋糕”的过程,没必要窝里斗。战术上会出现一个问题,以北京为例,明年数量还是没变,相对而言玩家更多了、档次越来越高,会面临更多挑战。车企不能天天想着在一线城市抢地盘,需要打开其他市场,放开地补的限制,真正做到全国市场。
李一秀:市场竞争未来一定是有的,但是现在还远远没到那一天。相比燃油车血淋淋的竞争,纯电动企业之间内部竞争太温柔了。我们现在主要是闷头做自己的事,现在的增速还是能够满足现有企业的发展空间。但这段时间大家的危机感还是要极强,因为一旦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发生竞争时,会比现在燃油车市场竞争还血淋淋,独角兽的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在次之下,北汽新能源一是丰富产品和技术储备,二是做好配套品牌策略,三是让消费者更了解车,四是占据生态领先。
郑状:行业情况来看,我认为决定竞争激烈与否不是主机厂也不是政府、社会,是客户。需求一旦被激发,竞争就降低了。目前北上深等地方都是牌照刺激因素比较大,但撇开政策性城市,要看一些农村三四线城市市场发展。如果这些市场一旦接受,可能会呈现新能源汽车大爆发过程。此外,随着电池越来越大,可能插电式会自然切换到EV模式。“双积分”出来后插电式有两分,技术难度比纯电大,所以纯电未来可能是趋势。而未来市场竞争激烈与否是跟客户直接相关,关键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让客户尖叫。
汪光玉:如果静态看目前格局,因为现有参与品牌、数量和品类相对有限,竞争力是很强的。而动态看很大程度需要用户买单。现在用户不买单很重要在于成本。成本主要在三电上,此外充电成本也还需要很大进步,电费加管理费实际上还不太便宜。怎么把大量的电有效应用起来,使用户使用纯电动汽车成本下降是关键。
陈育松:我认为核心点是说怎么将大概2%的份额,做到像挪威30%-50%份额。大家都是友商,竞争并不重要,核心是把整个蛋糕做大。同时,从传统燃油车到现在纯电动汽车,实际上是一个颠覆性变革,方方面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给每家企业都带来非常大挑战,而做企业的天然使命是解决这些问题,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编辑:第一电动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