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智能化!两年一度的武汉商用车展“科技感”满满
2017-11-0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从未做过轻卡的厂商“跨界”纯电动轻卡,乘用车标配的智能化也开始延伸到商用车……4日上午,为期4天的2017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在武汉国博中心开幕,上百家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参展,集中展示各项新技术。
记者从展会现场看到,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的智能卡车、新能源车,轻量化的适应新运输模式的厢式车、罐式车、冷链运输车及各类房车,满满都是科技风。
电动商用车背后是“资本游戏”
几乎每个品牌都把各自的新能源车型作为展示的主力。
在家门口出场的东风,正式发布商用车新品牌——“华神”,一口气展出了2款新能源车型,包括华神纯电动冷藏车和华神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东风小康全新电物流车——EC36也正式亮相,该车采用60kW电动机,最大续航里程235公里。根据东风商用车业务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销量达到66万辆,而电动化成为其中一个关键词。
除了250公里续航里程的EC100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上汽跃进还展出了一款ES50纯电动微卡专用底盘,适应市政环卫、工程抢险、冷链运输等行业类车辆改装。江淮带来了旗下帅铃i6纯电动封闭厢式货车。该车电池总容量83kWh,支持快充和慢充,最大续航里程可达350公里,NEDC工况续航里程220公里。
就连从来没做过轻卡产品的厂商就开始玩起了“跨界”,积极生产和推广纯电动轻卡,并且“钻研”出种类繁多的运营模式。做乘用车起家的吉利现场展出的是远程E200新能源纯电动轻卡。这款车并不便宜,售价在30万元以上,除了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用户到手价也在15万元左右,而普通轻卡的售价仅为一半。此外,包括充电站的建设,也都让纯电动汽车接受程度还需要经历市场培育。
“目前我们的订单起步就在200台,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远程现场负责人介绍,电动汽车主要销售给专业的运营公司,比如大型物流公司都是100台起订,采购价至少就要1500万元,但通过后续的租赁、维护可以获取长远利益,这不再是传统经销的一锤子买卖,“这背后要有强大的资本参与,这是传统能源汽车想都不敢想象的,完全是不同的玩法”。
“电动汽车具有环保等优势,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厂家不遗余力在车展上展示其实也是传达一个信息,厂家是有技术沉淀的。”在车展上,有经销商表示。
新能源商用车正成为车企布局的下一个风口。目前,已有不少于七八家车企投巨资布局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如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落户即墨生产电动卡车;银隆150亿元进驻洛阳,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申龙客车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南宁;博能年产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正式开工,等等。
而市场需求也表现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为1.7万辆,其中,纯电动商用车1.6万辆。根据工信部日前发布的第九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显示,入选的车型251款,其中纯电动产品235款,在目录中占很大比例。
商用车智能化渐成趋势
尽管智能化在乘用车已经算是标配,但在商用车上,也已经开始逐步配备。如飞碟缔途搭载新一代慧行车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可以用手机APP智能控制,及时有效诊断车辆健康状况。
此次车展还发布了全新一代依维柯Daily,作为一款全领域多功能商用车,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如中控可视系统可为车辆提供实时信息,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档位、减少燃油消耗,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还可以自动诊断车辆店里的需求情况,此外,节油模式、智能启停装置等都像是贴心的管家,提供最佳的效能建议方案,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的管理车辆。
自卸车装卸货时发生意外翻车的事故屡见不鲜,来自荷兰专注液压系统制造的海沃集团,推出了最新的智能举升系统,这是一款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新型自卸车智能监测系统,可以让司机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实时观察车辆作业过程的状态,并设计有偏载、车辆角度有误等安全预警,提高作业安全和生产效率。通过海沃智能云平台还可以统计装卸次数、重量,更好的监控车辆装载运输、路线和卸货管理。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电煤需求淡季库存高位 现货交易冷淡价格走平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识严格合同履约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合同履约的各项要求,强化双向监管,加大违约认定力度,严格激励约束措施,切实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工作。
-
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引导
作为政府投资的创新性政策工具,政府引导基金又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出资设立,遴选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子基金管理人实施市场化运作管理,进而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子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创业企业,形成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的政策性基金。
-
比亚迪的大航海时代
中国引领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潮流。作为引领者比亚迪,在国内拿到了超3成市场份额之后,也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开始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新传奇。
-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进入优化竞争,关注认定指标变化趋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请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将从数量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认定工作和复核工作同步进行,进入不断优化的阶段。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