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补贴方式亟待转变
2017-11-0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已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对地方补贴也有了进一步的明文规定,规定地方财政对单车的补贴上限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截至2017年7月,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13个省市出台了2017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除成都、柳州、广元、江西、宿迁补贴标准低于中央补助标准的50%外,其余省市均按照中央补助的50%执行。
与之前的补贴制度相比,地方财政对单车的补贴上限从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100%下降到了50%,但从已经出台的省市补贴政策看,为了推广电动汽车发展,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将补贴额度调到了中央规定的上限。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50.7万辆,保有量达到109万辆,占世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对于中国来说,电动汽车发展应该注重电动汽车的“质”而不是“量”。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如何让电动汽车具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产业发展的实质性问题。一般来说,消费端补贴是临时性的并且是不可持续的,简单地说,量大了,补贴就一定跟不上。
逐渐减少甚至取消电动汽车消费端的补贴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大额消费端补贴必要性逐渐减弱;二是消费端补贴会对电动汽车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随着电动车成本的不断下降,从整个使用周期来看,电动汽车的成本劣势不明显。与2011年相比,目前的电池单位能源密度已经提高了一倍,同时制造成本降低了50%。随着技术进步,未来电池成本会比较快的继续下降。并且从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燃料成本比较,目前电动汽车的成本劣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电动汽车大额消费端补贴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
更为重要的是,大中型城市会逐渐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获得燃油汽车牌照中签概率非常低或者需要付出很高成本,如果配合电动汽车的牌照政策,电动汽车的需求可以扩大。例如北京目前实行的新能源汽车轮候制度。2017年北京小客车的总体指标为15万辆,其中燃油车为9万辆,新能源车为6万辆。这6万指标采用“先到先得”的轮候配置方式获取,超出部分按申请时间明年优先配置。目前每年15万的指标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到了40%。基于北京的汽车限购情况,传统燃油汽车中签概率已经下降到725:1,只有0.14%的概率,而电动汽车轮候,通过不参与摇号调动电动汽车需求,对北京电动汽车推广的促进作用比政府补贴可能更为显著和直接。
目前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八个城市实施了汽车限购政策,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和汽车存量增长,汽车限购将是大中型城市的趋势。因此,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轮候制度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和大幅降低补贴的措施。一方面,轮候制度保证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购买热情;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传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配额比例,可以有效的调节和推动城市车辆结构。
对电动汽车消费端补贴带来的消极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端补贴会导致生产企业利益短视,“骗补”现象层出不穷。消费端高额补贴很难避免“骗补”现象发生,因为政策制定过程中难以对补贴产品进行分类和定义,给“骗补”留下空间。比如补贴政策按照续航里程(客车按照长度)来分类,但是单纯的续航里程无法反映电动汽车的质量和生产成本。利益短视的生产企业就有激励去生产续航里程突出、但是其他方面低质量甚至无法达标的车辆。只有把这一环节交给市场,才能催生出真正有质量的产品。二是若补贴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将使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补贴更多用于扩大产能,而不是提高电动车的质量,这既是国家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整个产业的伤害。
笔者倡议政府转变补贴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第一,如果现阶段还需要消费端补贴,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每家生产车企给予固定电动汽车数量的补贴配额,车辆配额用完为止。以特斯拉为例。按照目前特斯拉的销售和预定数量,补贴配额可能将在2018年用完,之后不再享受政府补贴。这样的政策一方面有效防止企业的“骗补”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倒逼企业,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急着走量。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群,才能形成真正有“质”的电动汽车产业。
第二,补贴应当从消费端向上游过度。政府资金主要支持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占据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前沿为目标。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增量市场,商业潜力有足够吸引力。因此,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而言,技术是核心问题。具体说,补贴转向上游可以推动车企和电池厂家在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争取国际领先,并迫使在补贴政策下涌现的一大批既缺乏先进技术,而且生产标准落后的企业退出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需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上的突破,降低甚至取消目前消费端补贴,并且转变补贴方式,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大中型城市来说,可以逐步减少甚至取消对电动汽车消费端的补贴,转变补贴方式。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电煤需求淡季库存高位 现货交易冷淡价格走平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识严格合同履约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合同履约的各项要求,强化双向监管,加大违约认定力度,严格激励约束措施,切实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工作。
-
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引导
作为政府投资的创新性政策工具,政府引导基金又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出资设立,遴选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子基金管理人实施市场化运作管理,进而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子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创业企业,形成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的政策性基金。
-
比亚迪的大航海时代
中国引领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潮流。作为引领者比亚迪,在国内拿到了超3成市场份额之后,也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开始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新传奇。
-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进入优化竞争,关注认定指标变化趋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请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将从数量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认定工作和复核工作同步进行,进入不断优化的阶段。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