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再兴起,多维度分析北汽新能源/力帆/时空电动换电模式
2017-11-0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在电动汽车电能补给方式上,有关充电还是换电的争论由来已久,最终充电模式成为行业主流,换电模式由于标准化难等多种原因沉寂。但近两年来,随着北汽、力帆、时空等企业的不断探索,换电模式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目前,国内采用换电模式的主要有三家企业:北汽新能源,浙江时空电动,重庆力帆。北汽的换电模式是底盘换电,主要应用在出租车上;时空是侧方换电,主要运用在网约车、出租车、物流车上;力帆采用的分箱换电模式,主要用在分时租赁车上。
换电模式适合有固定里程的应用场景,可以完美解决工具车辆运营受限的问题。如果将来补贴取消,换电模式的优势就会更突显。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曾表示:“换电模式在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比如电动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拥有着比较高效的运行性价比优势。与时下主流的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具有占地面积更小、效率提高、成本大幅降低、提升二手车的残值等优势。”
北汽新能源
网络分布:北汽新能源在北京市城郊区投入换电出租车EU220、EU260共1400台,截止到6月底,整个北京已经建成换电站68座。截至今年6月底,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厦门、兰州三个城市投放了超过2400辆换电出租车。
Img471791216.jpg
规划布局:2017年末,将建成充换电站200座,支撑30000台纯电动汽车换电需求的规模。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结点,北汽新能源将以替换的方式投放5万辆换电纯电动出租车。
北汽新能源发布的“擎天柱计划”预计投资100亿元,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6年-2017年),由北汽新能源、奥动新能源、出租车公司三方联合共建换电站,初步组建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组建以光储能换电站为中心的城市级能源互联网,建成换电站100座,运营车辆超过4000台,实现梯次储能电池综合利用100Mwh(10万度电)。
第二阶段(2018年-2020年),以北京、厦门、广州、深圳、兰州、西安、昆明、郑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组建以光储能换电站为中心的区域级能源互联网,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梯次储能电池综合利用1Gwh(100万度电)。
第三阶段(2021年-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重点城乡区域,组建以光储能换电站为中心的全国范围能源互联网,建成光储换电站3000座,运营车辆50万台,梯次储能电池利用5Gwh。
未来,换电模式还将进化到‘3.0时代’,将移动换电站升级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能量采集器,引入可再生能源企业,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能量的最优化利用。
换电场景:电动车停在换电站后,工作人员操控按钮,电动车底盘下方的升降机随即升起,将位于车底部的旧电池取下并送入后台,接着运出一块新电池并安装好,整个过程大约只需3分钟。
换电技术:北汽新能源出租车主要采用的是底盘换电技术。其具有多个特点:一体化电池温控系统;单一充电接口;得更改底盘结构;封装工艺复杂;封装能量比低;标准化困难;维修成本高;能力集中破坏能量大等。
融资方面:北汽新能源在2016年完成达30亿元A轮融资。近日,北汽新能源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110亿元人民币。
运营案例:2016年11月,由北汽新能源联手中石化、奥动新能源和上海电巴等机构打造的首批10座充换电站正式交付使用,覆盖北京中心城区、怀柔、顺义等8个区县。2017年9月,北汽新能源向首汽集团交付200辆换电版EU300,用于首汽网约车运营。
合作伙伴:包括中石化、上海电巴、首汽集团、奥动新能源等多个合作伙伴。
力帆
网络分布:截至目前力帆旗下控股品牌盼达用车,已经进驻了重庆、杭州、成都、绵阳、济源、郑州 6 个城市,使用的车型是绝大部分是力帆定制的 330EV 纯电动车,接下来将会加入力帆 650EV 车型。
到2017年3月,盼达用车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7000台,建成分时租赁站点600多个,累积用户数超过60万,单车单日运营时长为8-10个小时,单车单日车均3.7个订单,单车单日最高循环次数高达17次,单车单日最高行驶583公里。
b083fe8ef1d21b5a35d117.png
规划布局:2020年计划兴建500座能源站,服务100万车主,盼达用车投放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推出21款新能源汽车。
换电场景:盼达换电模式具体运行起来有两种:第一种场景是用户把车开到能源站,由专业人员操作换电;第二种是电量低于40%之后,通过前装的车联网系统会自动生成订单并派移动服务车前往。
QQ图片20171107093740.png
换电技术:力帆主要采用的是分箱换电技术。“移峰填谷”是实现换电模式的关键之一。分箱换电的优点:分布式电池温控系统;具有多个充电接口;不改底盘结构;封装工艺简单;封装能量比高;标准化容易;可以即换即修。缺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盈利方面:以杭州为例,每台车每个月平均租赁时长达到了15.7小时,83.7%的用户每周使用次数高于4次,单车单日平均营收173.3元,平均的运营率在40%,已经率先实现了盈利。
融资方面:10月8日,力帆股份以1575万元加持亏损的盼达用车,增资后力帆股份获得盼达用车15%股权。此前,盼达用车CEO高钰对外公开表示,其正在进行A轮融资,预计融资规模在5亿元,并称该轮融资即将完成将于年内公布。
运营案例:2015年11月,盼达用车率先在力帆总部所在地重庆上线。2016年11月,力帆集团移峰能源旗下首座集中式能源站在重庆投入使用,这一能源站将为力帆在重庆当地投入的超过2000辆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提供换电服务。
合作伙伴:盼达用车与阿里云达成深度合作关系,双方将通过AI、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技术手段,以智能化软硬件持续匹配应用来提升共享出行车辆运营效率。此外,盼达用车携手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共同推行全国首个新能源共享汽车信用免押以及支付宝扫码开车模式。
时空电动
网络分布:时空电动主要采用“网约车+换电站”模式,其主打车型为东风ER30,搭载30kwh的动力电池,续航里程达255km。目前,时空电动在杭州已投放近2000辆,建设换电站近30座。
规划布局:今年4月,时空电动发布了蓝色大道计划:未来5年,在一张全国性的移动电网支撑下,推广25万辆纯电动汽车。
到10月底,蓝色大道三大示范城市,移动电网基本成型:杭州的换电能力能达到3000辆以上,苏州1800辆,长沙1500辆。此外,南昌、贵阳、大连即将落地蓝色大道项目。
换电场景:时空移动电网能做到辐射城区半径5公里,为每天20个小时跑在路上的车辆提供能源支持。目前分为手工换电站和半自动换电站两种。半自动化换电站的场景很具未来感:从电动汽车进入换电位置,工人通过操作半自动化的机械臂,从汽车电池仓位取出,再由机械臂将满电电池插入汽车,全程只需3-5分钟。
盈利方面:截至今年6月,时空电动在杭州投放新能源网约车约1500辆,以1500辆车、每日1500次换电、平均行驶150km为模型计算;扣除成本后的单日毛利超过2万元,毛利率高达20%以上。
融资方面:杭州耀顶(时空电动全资控股子公司)获得美都能源全资子公司美都墨烯6亿元增资,美都墨烯持有了杭州耀顶25%的股权。
运营案例:2015年时空电动与滴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聚焦高频出行场景,正式启动新能源网约车+换电站建设运营业务。
合作伙伴:包括滴滴出行、杭州邮政、宁波邮政快递业、斑马快跑、菜鸟网络等多个合作伙伴。
除了北汽、力帆、时空电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换电模式外,蔚来汽车也将于12月发布充换电新模式。此外,早在2008年,河南新乡市就提出了“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电动车商业运营模式,制定了国内第一个“换电模式”的电动出租车商业运营方案。2010年,通过整合科隆集团、环宇集团等本地电池企业和新能电动汽车公司成立新能出租车公司,按照“车电分离、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思路开展商业运营,即“裸车”销售、电池租赁;集中充电、分散配送;底部换电、自动快捷。在2011年底,河南新乡投放100辆可快速换电的纯电动出租车开展示范运营。
换电模式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国网等行业巨头曾对此做过探索,最后折戟沉沙,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同厂家车辆标准不统一导致无法统一换电。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产品规格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出租车、网约车等领域,换电模式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各路巨头争相卡位,传统燃油车即将走入历史,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的“第八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8)将于2017年12月14-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重新定义汽车·零排放出行倒计时” 为主题,诚挚邀请各路业界大咖精英朋友,梳理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标记”,共话未来道路的关键“下一步”,思辨无尽的“新可能”!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电煤需求淡季库存高位 现货交易冷淡价格走平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识严格合同履约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合同履约的各项要求,强化双向监管,加大违约认定力度,严格激励约束措施,切实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工作。
-
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引导
作为政府投资的创新性政策工具,政府引导基金又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出资设立,遴选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子基金管理人实施市场化运作管理,进而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子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创业企业,形成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的政策性基金。
-
比亚迪的大航海时代
中国引领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潮流。作为引领者比亚迪,在国内拿到了超3成市场份额之后,也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开始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新传奇。
-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进入优化竞争,关注认定指标变化趋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请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将从数量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认定工作和复核工作同步进行,进入不断优化的阶段。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