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近2000辆甲醇燃料出租车投运!日本2040年将普及氢燃料汽车!
2018-01-3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根据目标规划,日本将在2040年普及氢燃料汽车,并且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将延长至目前的1.5倍,达到1000公里。到2040年该车型的保有量将由目前的2000辆增加到300万至600万辆。
【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中国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18年1月31日
【聚焦】氢燃料汽车商用提速 尤夫股份布局氢能“等风来”
2017年,A股上市公司尤夫股份公告,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将持有武汉众宇25%的股权。在协议签署后两年内,股权比例有可能提升到51%。
此次入股,也被视为尤夫股份在向新能源的转型中再添一艘“航母”。此前,尤夫股份已经控股了另一家车用锂电池企业智航新能源,主攻电池的另一大技术流派——动力电池。在确立了转型战略后,一年之内,尤夫股份连续涉足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两个前沿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2017年9月,尤夫股份旗下智航新能源的锂电池单月装机总电量更是进入行业前四,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沃特玛比肩。
据悉,武汉众宇同时涉足无人机和车用燃料电池,曾与大疆无人机创造无人机续航超过3小时的纪录。同时,在车用氢燃料电池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合作。尤夫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入股之后,将形成资本、技术、产品、应用、品牌等多维度的竞争优势。而随着整个市场中氢燃料汽车的不断面市和普及,尤夫股份和武汉众宇将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动态】元素能源推出JIVE 2项目 在欧洲部署152辆氢燃料电池巴士
据外媒报道,元素能源(Element Energy)推出了欧洲氢动力汽车第二联合倡议(JIVE 2)项目,致力于推广氢燃料电池巴士(fuel cell bus)。
JIVE 2项目将在法国、德国、冰岛、挪威、瑞典、荷兰和英国的14座城市部署152辆燃料电池巴士,燃料电池和氢能公共事业(FCH JU)将为该项目提供25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此举将扩大欧洲城市燃料电池巴士网络,同时这也表明燃料电池技术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
JIVE项目已经进入到了第二年,其目标是到本世纪20年代初,在22座城市部署将近300辆燃料电池巴士,这是迄今为止欧洲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巴士部署项目。(来源:盖世汽车)
【公司】宇通客车:公司氢燃料客车已有小批量销售
1月30日,宇通客车在互动平台上对公司氢能源技术做了解释,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业内专家对国内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分歧,预计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应用。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已有小批量销售,未来将进一步做好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希望在技术成熟后在整车领域继续领先。(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内】贵阳探索甲醇汽车运营新模式 近2000辆甲醇燃料出租车投入运营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甲醇汽车试点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贵阳共累计投入甲醇汽车2000余辆,占全国甲醇汽车试点车辆的70%;完成7个加注站点的建设和改造,占全国甲醇燃料加注站的1/3;成立数据采集中心,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自2015年以来,贵阳甲醇汽车从无到有,在车辆推广、加注站建设还有数据采集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为甲醇汽车的推广,探索出了新的运营模式。
据了解,在贵州、贵阳发展甲醇汽车,具有多重优势。贵州省平均海拔较高,在进气量减少、山路较多的情况下,甲醇燃料自身含氧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甲醇燃料的主要原料是甲醇,甲醇主要由煤炭制得,贵州煤炭资源丰富,大规模推广甲醇汽车,将为煤化工等相关产业提供一个清洁利用的新选择。试点期间,全市甲醇车辆运行里程超过1.5亿公里,单车最大运行里程约40万公里,甲醇燃料总消耗量超过9300吨。(来源:中国城市报)
【国际】日本将在2040年普及氢燃料汽车 续航1000公里
近日,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制定了氢燃料汽车推广目标。根据目标规划,日本将在2040年普及氢燃料汽车,并且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将延长至目前的1.5倍,达到1000公里。到2040年该车型的保有量将由目前的2000辆增加到300万至600万辆。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还将进一步推动技术研发,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使车载电池的单位输出功率提升至当前的3倍,通过缩小氢气罐的体积,减轻汽车的重量。
日本的11家大公司在2017年也签约将携手推进氢燃料汽车。在2017年5月,日产汽车正、丰田汽车、本田汽车、JXTG能源集团、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岩谷产业株式会社、东京燃气株式会社、东邦燃气株式会社、日本液化空气公司、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等11家企业联合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计划在日本国内共同建设氢燃料加注站,为燃料电池汽车(FCV)提供服务。(来源:网易汽车)
【公司】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谁是真爱?戴姆勒:谁也不放弃
据外媒报道,德国汽车巨头们以及绝大部分其它车企都已纷纷将重心转向锂离子电池,但戴姆勒则坚持两面押注:既研发锂离子电池技术又不放弃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
戴姆勒去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量产型奔驰GLC F-Cell跨界车。该车是一款混合动力车,搭载了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但主要的能量源为氢燃料电池。
戴姆勒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其全球汽车销量的25%。但为什么又要投资燃料电池呢?戴姆勒掌管研发部的董事会成员Ola Kaellenius说道:“我们首先将扩大电动汽车的生产规模,同时也将继续研发燃料电池技术,一旦市场转向燃料电池,我们也提前做好了这个准备。”
Kaellenius将燃料电池称为“未来有趣的技术”,尤其是对于大型车辆而言,因为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Kaellenius称:“可以想象得到,新一代燃料电池可能适合在客车上使用。冬天发动车辆需要消耗许多能量,将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来源:盖世汽车)
【声音】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何时起飞? 三年后有望显现发展苗头
无论是从参与示范运营的车辆来看,还是致力于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应用的企业来看,毫无疑问的是,燃料电池商用车前进的脚步更快。2017年,我国上汽大通生产的V80轻型客车正式进入市场,标志着燃料电池汽车已实现商业化。虽然我国自主品牌燃料电池乘用车仅正式推出一款产品,但事实上,我国多家乘用车企业已经纷纷开始了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产品布局。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城都在加紧进军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
为提升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速度,衣宝廉建议,我国应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与研发单位的通力合作,尽快提高定型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比功率,并开展大规模示范运行,来验证和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同时还要不断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章桐认为,我国在发展燃料电池乘用车方面可充分利用纯电动汽车发展所积累下的技术红利,主要体现在电驱动方面关键部件的技术优势,例如电池、电机、电控和电流元件等。此外,我国在燃料电池乘用车整车集成技术方面的技术储备并非一片空白,在实验室环境中具备相当竞争力,只是在产业化这一步还停滞不前。
“汽车企业需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产业化将非常艰难,需要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绝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扎实稳步推进的话,三年后,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就能显现良好的发展苗头。”章桐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观察】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悄然布局新能源 下一站氢能源
眼下,众多传统制造业的国企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发力。玉柴集团从2005年开始发展新能源动力产业,目前在南宁、玉林、苏州、欧洲建立了四个研发基地,玉柴纯电动产品在南宁市场份额达100%,在国内新能源动力研发中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玉柴集团正积极推进与世界着名动力燃料电池企业氢能公司的燃料电池产品合作项目,希望借助氢能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使自身具有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和研发相关资质。双方于2017年1月签署合作备忘录,预计2020年将销售1000台套。
据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透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动力,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显示,2016年玉柴集团销售收入达313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60多亿元,同比增长17.67%,发动机销量继续保持行业首位。玉柴股份新能源研发与营销高级总监林志强说,未来三年,玉柴集团计划投入5亿元研发更高效、性价比更高的新一代新能源动力产品。(来源:经济参考报)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