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空调制冷系统规划设计及运维中常见的误解

2017-08-0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误解一:舒适性空调可用于冷却机房服务器

>>>>

误解一:舒适性空调可用于冷却机房服务器


在选择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时,很多数据中心的IT人员认为舒适性空调也可以用于机房的冷却,并认为舒适性空调能效高,因此可以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

但是,在机房中,显热负荷几乎完全由IT硬件、灯光、支持设备和供电产生的显热组成。因为几乎没有人,室外空气有限,并且通常经过防潮处理,所以,潜热非常少。针对这种情况,空调所需的显热比非常高,为0.95~0.99。只有机房精密空调可以达到这种非常高的显热比。相对而言,舒适型空调的显热比通常为0.65~0.70,因此,提供的显热冷量过少,潜热冷量过多。过多的潜热冷量意味着将不断地从空气中去除水分。为了保持所需的相对湿度范围45~50%,将需要不断加湿,而这肯定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与此同时,精密空调具有高精度、反应灵敏、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从而保证环境变化保持在稳定环境所需的整定值范围之内。舒适型空调通常包括有限的基本控制系统,无法足够快速地做出反应,来保证所需的温度差。

而且,机房精密空调通常采用高中效过滤器,使空气中尘埃减至最少,而舒适性空调采用粗效过滤器,无法去除足够的尘埃颗粒;机房精密空调的设计是按照全年8760小时运转设计的,组件有冗余功能。这会大大提高可靠性,降低运行和运维的成本。

因此,机房区域的制冷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舒适性空调只能用于数据中心办公区人员的制冷。


>>>>

误解二:机房需要严格和一致的温湿度控制


按照机房设计标准,简单严格地设置机房环境温湿度,不适应现代数据中心机房要求。

①不同功率密度的IT设备,对进入设备的温度要求不同:

高功率密度的设备由于进出风温差大,要求进风温度较低,以保证CPU等元器件温度不超标,最高△t可达15℃~20℃。例如曙光星云机(高功率密度)进风温度定为18℃,气象局高密机架进风温度定为20℃;低功率密度的设备,进出风温差仅有几度。 

②需要控制的是IT设备的进风温、湿度;

建议参考美国发布的《ASHRAE Environmental Guidelines For Datacom Equipment 2011》,其所指的温、湿度为电子信息设备的进风口参数:

★最低温度:18℃;

★最高温度:27℃;

★最低湿度:5.5℃DP(露点温度);

★最高湿度:60%RH(相对湿度),同时15℃DP( DP露点温度)。

>>>>误解三:降低送风温度设定点就必能提高制冷能力

当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发现数据中心温度较高,或局部存在热点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去降低精密空调的送风温度设定点,以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来降温和消除热点。

调低送风温度有助于减少热点的说法貌似合乎逻辑,但在处理热点时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之策,因为这会降低整个制冷系统的效率和制冷量。这种方法的效果取决于CRAC/CRAH的工作状态。如果制冷系统尚有多余容量(即工作负载不足100%,未达到制冷极限),那么调低温度设定值的做法具有积极的效果。如果CRAC/CRAH的位置靠近热点,则调低温度设定值可以降低热点处的温度。但倘若CRAC/CRAH正以最大容量(100%满负载)运行,由于系统已达到制冷极限,调低温度设定值是没有效果的。每个制冷系统在给定环境条件下都有固定的最大制冷容量。温度设定值调低后,“最大”制冷容量也随之降低。

在调低制冷单元的温度设定值之后,制冷量为何会下降?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们只需关注整个制冷系统的用途即可。制冷系统用于收集数据中心内的多余热量并将其排出室外。这一过程可通过一个蒸汽压缩循环完成,如直膨式设备 (DX) 或使用节能冷却模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必须利用输入功率将热量从低温环境转移至高温环境。总之,主要的参数是室外温度和IT机房送风温度间的温差。两者之间的温差越大,制冷系统的工作量也越大,从而导致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降低(假设室外温度是恒定的)。

因此,降低精密空调的温度设定点并不一定能消除热点,反而有时候会降低空调机的制冷能力。


>>>>

误解四:热点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空调设备

image.png


当数据中心存在热点时,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通常会认为是空调的数量不足,需要增加空调的数量以增加制冷能力来消除热点。实际上,热点的产生并非是制冷量不足或热负荷过大,而是制冷量未能得到充分的使用。换句话说,有可能制冷量是充足的,但未能在需要制冷的区域提供充分的制冷量, 这是由于缺乏气流组织所造成的。

Uptime Institute 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虽然某些IT机房的制冷量已高达需求量的15倍,但机房中仍有7%~20%的机架存在热点。究其原因,竟是送入的冷风绕过了IT设备的进风口。正确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气流遏制等方法,然后再核定是否需要增加制冷设备。

因此,热点并不意味着需要增加更多的制冷设备,而是需要分析热点产生的根源,采取一些简易的有效措施,再核定是否需要增加制冷单元。


>>>>

误解五:行级空调需要将冷风送至服务器入口


在进行行级制冷架构设计时,数据中心的设计人员会经常会将行级空调器看成与房间级精密空调一样,为服务器提供冷风,因此需要将冷风送至服务器入口。

然而,这是对行级空调器的误解。行级空调器的设计初衷是热排风吸收器,也就是将服务器的热排风就地收集,降低温度并将热量传递至室外,从而避免了冷热气流的混合。

image.png

行级空调器的设计属性决定其功能如此。

比如:其外观设计和机架是一致的,并紧靠热源放置,大大缩短了送回风的路径,降低能耗。同时,其采用后进前出的气流模式,与机架气流相互平行,因此,在机架高度方向,更容易收集热排风。还有就是采用变频制冷量设计,使其排热能力与机架的发热能力动态匹配,更好的收集并压制热量。

在行级空调器出口设计导流板是不可取的,因为导流板易形成射流,容易造成临近空调附近机架前横向气流过快,冷风无法进入机架。

因此,行级空调不是空调冷却器,而是热排风吸收器!不需要将冷风送至服务器入口,关注的是如何收集热排风。

来源:

标签: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