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跑一趟耗电几万度,万一停电怎么办?(视频)
2017-10-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目前的出行方式对各位来说,高铁无疑是最为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之一。
来源:电网头条
目前的出行方式对各位来说,高铁无疑是最为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之一。
有关资料表明,时速350千米的高铁每小时耗电9600度、时速250千米的高铁每小时耗电4800度。一趟时速250千米的高铁从北京到南京要花费4小时、耗费近2万度电!可以供某“一晚低至一度电”的空调开上55年!
高铁不仅速度比普通列车要快,每排座位前方都有一个充电插座。
那么问题来了,高铁的电从哪里来?高铁上停电该怎么办?
①高铁的电从哪里来?
首先,这么多电当然还是从我们大电网里来,不管是高铁供电,还是普通居民供电,电都是由公共电网提供。高铁是供电公司一类特殊的客户;普通居民供电由供电公司进行输电与配电。
对于高铁而言,电厂发电后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牵引变电站(这里是铁路资产哦,由铁路相关部门运行的),再通过接触网将电供给铁路。下面这张图会帮你很好地理解:
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一般包括:牵引变电所(站)、接触网、回流回路。(好像听着很专业的样子,不过不要担心了,看图↓)
②高铁用的电有啥不一样呢?
如果说不同的话,首先体现在电压上。高铁用的电压是电网供电序列中找不到的。其次,电网里的交流电是三相的,而高铁的电是单相的!
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的正是工频(50赫兹)25(27.5)千伏单相交流电~这种单相、25(27.5)千伏的交流电是由牵引变电所将电网输的电转变而来。
③高铁运行中一直有供电吗?
高铁、动车等在行进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和电网相连,经常会通过一段无电区间(在牵引变电所和供电臂之间,叫作“电分相”),约100米。通过这段区域时,列车是没有电的,一般借助惯性滑过这段区间。由于这段区间非常短,所以坐火车时基本没什么感觉。
④高铁没电该怎么办
动车组每辆车上也自带蓄电池,为列车启动时受电弓运行等提供电能,还可以作为高铁停电时安全和辅助电器系统的紧急备用电源。
近年来就有一些天气等外因导致接触网故障的停电事故。
那么高铁停电了,我们普通旅客该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当停电停车时,车内大部分系统都无法运行。国内高铁和动车的窗户均为密闭性设计,不到万不得已时,车门不会打开。
其次,合理饮用饮用水。闷热环境下,人通过汗液排热,水分补充不足时就可能脱水。
最后调整心态,保持秩序,心平气和地应对突发困难,等待恢复供电。
高铁时速300公里,为什么车顶上的受电弓还磨不坏?
1.1879年,德国建造世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不足600米,采用两轨道间设置第三轨的供电方式,时速4英里。
2.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电气化铁路——东京至大阪新干线通车,采用60赫兹、25千伏交流供电,最高时速210千米。
3.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线宝鸡—凤州段,于1961年8月15日通车。
4.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实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最高时速321.5千米,这标志我国进入高速电气化铁路时代;
5.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采用CRH动车组在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250千米;
6.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7.2009年12月9日,京广高铁武广段试运行成功,于26日正式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350千米时速的高铁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迈向长距离运输脱碳之路
LEM作为电量测量领域的专注者,其直流计费表DCBM系列产品旨在简化电表集成到充电桩的过程,为直流快速充电和直流目标充电系统提供解决方案。LEM电动汽车充电和计量全球产品经理Florent Balboni详细介绍了电动卡车充电的挑战以及对准确电量计量的需求。
-
达人观点 | 分布式-集中式控制引领运动控制技术的未来
image.png
作为台达工业自动化技术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蔡清雄博士以三十年深耕铸就了台达在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先地位。凭借对未来工业发展的深刻洞察,蔡清雄博士提出了“分布式-集中式控制将是运动控制技术未来革新的方向”。 -
IO-Link如何将“智能”融入智能工厂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
巨磁阻多圈位置传感器的磁体设计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
提升视觉体验:MIPI DSI-2赋能新一代AR/VR
通过MIPI技术和Rambus经过优化的MIPI DSI-2控制器内核的功能,产品设计人员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AR/VR设备在高性能数据传输、低延迟和高能效方面的挑战,最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开关电源RCD钳位电路工作过程
开关电源RCD钳位电路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