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025-07-2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天网行动”再传捷报——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泰两国执法司法合作,“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天网行动”开展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至此,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
“天网行动”再传捷报——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泰两国执法司法合作,“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天网行动”开展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至此,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在“天网行动”开展十周年之际,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彰显了我们维护人民利益、捍卫法律尊严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传递出持续保持追逃追赃高压态势、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强烈信号。
追逃追赃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比拼的是毅力,考验的是能力。周静华外逃后负隅顽抗、拒不归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从2012年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报,到今年其被引渡回国,前后历经13年。在中央追逃办统筹协调下,办案机关坚持不懈、紧盯不放,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合力推进,中泰双方开展了一系列执法司法合作,最终将周静华缉拿归案。腐败分子外逃后,猖狂至极的有之,心存侥幸的有之,负隅顽抗的有之。无论是将外逃20年的许国俊强制遣返,还是对孙锋开展长达十年的追捕,抑或促使外逃23年之久的郭洁芳回国投案,追逃追赃战线的“猎手”们百折不挠、接力推进,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打赢一场场硬仗,彻底击碎外逃人员的“避罪美梦”。
腐败是人类公敌,追逃追赃是正义事业,拒绝腐败“避风港”是国际共识。周静华被引渡回国,“百名红通人员”亚洲地区清零,标志着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体现了中国与亚洲国家执法司法合作的高水平。中国反腐败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响应、支持与配合。与此同时,目前“百名红通人员”仍有37人在逃,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有的国家在经济上贪图腐败分子“黑钱”,在政治上充当腐败分子“避风港”,公然阻挠、抹黑中方追逃追赃工作,站在了正义和法治对立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坚如磐石的追逃决心和越织越密的“天网”面前,外逃腐败分子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终将难逃法网。
尚有一人在逃,追逃追赃工作就决不收兵。党中央对追回外逃腐败分子始终立场鲜明、态度坚决、行动果断、措施有力,这是做好追逃追赃工作的最大底气和根本保证。今年3月,“天网2025”行动启动,十年如一日,一刻不停歇。新征程上,要再接再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纵深推进跨境腐败治理,健全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始终保持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强大攻势,助力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海外不是法外,外逃没有出路。周静华归案再次有力证明,“避罪海外、逍遥法外”的企图最终不过是黄粱一梦,一切处心积虑的筹谋都是徒劳。奉劝那些仍心存侥幸的在逃人员,负隅顽抗终究走向穷途末路,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主动投案才是唯一正途。(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严纠严防违规收送礼
相关信息
MORE >>-
清风正气歌丨严以修身 正心明道
1943年1月,王维舟出席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赞誉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谢觉哉同志也曾题写贺联相赠:“永是车头不落尘,反清反帝到而今。爱民爱党心如火,名将从来多善人。”
-
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对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央考核巡查组明查暗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10月12日消息,日前,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十九组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对河南省信阳市进行检查,聚焦重点领域,严查风险隐患,并注重挖掘基层经验,推动地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以优良家风涵养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将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家庭、重家教,以优良家风涵养纯洁作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党员应该是什么样?他们是雪山草地中为理想拼命的战士,他们是街头田间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他们是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哪里的身边人。新时代的党员应该是这样的:忠诚、为民、担当、实干、廉洁。
-
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军界精英”郭汝瑰,是我党潜伏国民党内部18年的卧底将军。却因“样子”,差点暴露。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向蒋介石揭露郭汝瑰“廉得让人难以理解”,色财不沾,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补丁,“言行作风很像是共产党员”。